武汉市肺科医院:生命奇迹发生地

2020-05-08 17:29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

武汉市肺科医院抗疫防痨「双硬核」

2020 年新年伊始,  新冠疫情袭击武汉,武汉市肺科医院作为第一批新冠肺炎定点诊治医院,同时承担着全市结核病预防、控制和治疗的任务。

抗「疫」一线——医院全员上阵,白衣为甲、鏖战病毒。他们积极救治,让千余名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他们医技精湛,将一个又一个危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长期保持着患者治愈率最高,医护人员感染率最低的记录。

防痨战场——全市 3000 余名结核病人病有所医、药不断供。他们在战疫最吃劲时候,坚持结核病门诊不停诊,持续收治危重结核病人;他们克服封城、断邮等困难,千方百计保证结核病人药不断供。

一手抗疫,一手防痨,全院 500 多名医护人员不断切换战「疫」战场,他们是抗疫防痨「双硬核」团队。

「双硬核」的背后,是一滴滴湿透衣背的汗水,是一道道嵌入脸庞的勒痕,是一双双闪亮发光的熊猫眼,是一颗颗敬畏生命的医者仁心。

武汉市肺科医院 (10).JPG


硬核抗疫:重症患者治愈率长期保持全市最高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自 1 月 3 日开始,武汉市肺科医院成为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之一。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有着专业传染病防控经验的院长彭鹏立即警觉起来,他根据自己的预判,第一时间改造发热门诊,改造隔离病房,提高了门诊接诊能力,病床增加到 300 多张。为「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创造了条件,大大缓解了「人等床」的困局。

呼吸科主任杜荣辉在接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人后,立即向医院建议,提升防护级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抗疫之初,彭鹏院长就着手储备防护物资,保障参战人员在充足的防护条件下,安心战斗,医院一线医务人员感染率保持全市最低。

500 多名职工集中饭店住宿,80 多天没有回家。作为 70、80、90, 甚至 00 后,他们不负时代的重托,穿上防护服 10 几小时不下火线。

作为战疫顶尖团队,杜荣辉主任一边战「疫」一边钻研医术,凌晨回宿舍,她仍打开电脑,学习专家对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ICU 主任胡明与全国顶尖的 12 名医学专家联手,将一名心肺濒临衰竭的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创造生命奇迹。

作为定点医院,  武汉市肺科医院收治了全市病情最重新冠肺炎患者,全院医护人员不负众望,重症患者治愈率长期保持全市最高。

武汉市肺科医院 (8).JPG


硬核防痨:3000 余结核病人病有所医、药不断供

抗疫同时,作为结核病防治专科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坚持抗疫防痨双线作战。

结核病治疗周期多为 6-24 个月,中间不能停、断药。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被称为传染性癌症,持续用药尤为重要。疫情期间,全市约有 3000 多名结核病人正在治疗中。

武汉市肺科医院的普通结核病门诊、耐多药门诊在疫情期间持续开诊。由于部分就诊的患者不敢进医院,医护人员就通过电话,帮患者挂号、诊断、买药,然后送药到医院大门口。

武汉市肺科医院 (1).jpg

_JZQ9914.JPG

交通不便,更多结核病患者无法前来就诊,结核病区副主任黄海通过百医通以及各级疾控、社区汇总上来的信息,根据检查的结果,给患者开药。一天开出数十张处方单。

护士柳云等一边参与抗疫,一边关注快递开通情况,为患者第一时间寄药。自 1 月新冠疫情爆发,柳云已为约 40 名耐多药病人,寄送药品数十批,满足了病人的用药需求。

抗疫中,金武等几十名医护人员被调往新冠肺炎病区,但他们没有忘记结核病人,在工作间隙,下班时间,通过微信、百医通等为 3000 多名结核病患者提供治疗指导。

疫情期间,医院关注着结核病人的流向。171 名结核病人因为封城滞留省内其他地区,有 45 人滞留外省,21 名外省结核病人滞留武汉。滞留武汉的结核病人,他们想方设法联系上他们,给他们治疗指导,提供药品。滞留外市、外省的武汉籍结核病人,他们就与滞留地疾控部门联系,让他们为这些结核病人提供治疗条件和药品。

武汉市肺科医院 (5).JPG

武汉市肺科医院 (11).jpg


编辑: 连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