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列第 6 位,每年新发的肝癌及其死亡病例有 50% 以上发生在中国。我国有肿瘤登记地区的最新数据表明,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 4 位,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第 3 位。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 肝癌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
但是,因为早期肝癌临床症状并不明显,70%~80% 病人就诊时病情已为进展期。目前,肝癌治疗的总体预后仍不理想。
由于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和肝脏解剖学特点,肝癌细胞易侵犯肝内的脉管系统尤其是门静脉系统,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PVTT),文献报道其发生率达 44%~62.2%。
肝癌病人一旦出现 PVTT,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即可发生肝内外转移、门静脉高压、黄疸、腹水,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仅为 2.7 个月。PVTT 是肝癌预后的主要不良因素之一,在肝癌的临床分期系统中占有重要的权重影响。
目前,国际上对 PVTT 的诊治标准仍未达成共识。欧美肝癌指南以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Staging, BCLC)为标准,将肝癌合并 PVTT 归入进展期(BCLC C 期),此期病人推荐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sorafenib)作为惟一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对此,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国家的专家尚存不同意见,认为外科手术、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放疗以及联合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治疗可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为此,全国肝癌合并癌栓诊治研究协作组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尤其是我国学者针对肝癌合并PVTT取得的临床研究成果,经编写组专家反复讨论及修订,推荐本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6 年版)》。随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出现,作为初始版本,该共识仍有待全国同行的不断更新和完善。
查看全文: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6 年版)
本文内容由「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授权丁香园发布。
欲查看更多,可 点此下载实用外科杂志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