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科学术年会召开,专家共话我国末梢血检测新进展

2024-05-15 17:15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美国儿科学术学会(Pediatric Academic Societies Meeting,PAS)年会是全球顶尖的儿科学与儿童健康学术会议,每年的 PAS 会议都能吸引近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科医生和相关人员参会,共同分享儿科领域的前沿进展,为儿科疾病的诊疗提供新参考、新见解。2024 年 PAS 于 5 月初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广妇儿新生儿中心携研究《POCT 血气分析仪测定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胆红素的准确性》[1]来到 PAS 现场,发布了最新研究结果,引发广泛讨论。

临床上,新生儿黄疸是出生后第 1 周住院的重要原因。如果没有适当的监测和治疗,血中胆红素浓度过高会使某些新生儿面临神经损伤的风险[2]。因此,对新生儿黄疸的快速筛查诊断非常关键。血清总胆红素(TSB)一直是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金标准[3],但新生儿静脉采血较困难,不易也不宜反复检测,而新生儿末梢血黄疸检测对于临床快速检测、早期诊断、即时监测病情和治疗效果等,以及减少新生儿不适、失血,增加依从性具有优势[4,5]。对此,特邀张华岩教授和张坤医生分享这一最新研究进展。

始于临床需求:TSB 检测困难,末梢血即时检测(POCT)准确性亟需探索

研究《POCT 血气分析仪测定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胆红素的准确性》[1]刚刚在 PAS 大会中发布了最新结果。

雷度-01.png

对于发起这项研究的初衷,张华岩教授提到,起初,团队计划发起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用于研究应用呼气末一氧化碳测定水平作为指导黄疸管理的指标。然而,国内现阶段的诊疗过程中普遍使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为了让这项研究能在世界范围内更具有指导意义,团队希望能在实验中引入血液胆红素的测定,以增加检测的可靠性。

然而,临床在血清胆红素检测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实际工作中将样本送到实验室进行血胆红素检测费力、耗时,也导致患儿要承受一些不适和额外失血,故团队设计采用新生儿足跟血配合血气分析仪检测的方法。然而,这种检测方式的可靠性尚无充足的资料。因此,张华岩教授发起了《POCT 血气分析仪测定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胆红素的准确性》研究,通过比对 POCT 血气分析仪检测的足跟血胆红素与实验室检测的静脉血 TSB,证实应用即时检测末梢血胆红素(ctBil)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探究明确可参考的范围和标准。

雷度-02.png

最新结果发布:末梢血 POCT 准确可靠,将为临床带来多方面获益

5 月 3 日,张坤医生在 PAS 大会上分享了这项研究的最新研究结果:该研究共纳入 430 名新生儿,平均出生胎龄约 39 周,出生体重为 3 千克左右。研究共获得 414 对 TSB 与 ctBil 的配对值,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 TSB 和 ctBil 测量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且 TSB 和 ctBil 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P < 0.01)[1]

此外,这种胆红素监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还具有一些优势,包括微创、快速床边检测和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除研究结果外,张坤医生还分享了临床实践过程中新生儿末梢血胆红素检测的获益:

  1. 大部分新生儿黄疸监测依赖 TCB 检测,可能会高估或低估血中胆红素水平,进而导致不必要的光疗或治疗延误。而用末梢血胆红素快速检测血中胆红素水平,可以更快判断是否收入院及是否进行蓝光治疗。

  2. 部分患儿在院外随诊时检测到经皮胆红素水平达到换血标准,急诊需要快速检测其血中胆红素水平,确认是否需要做换血准备。而血清胆红素检测耗时长,末梢血胆红素即时检测更符合临床需求。

  3. 部分患儿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光疗的效果,动态评估血中胆红素下降的情况,但光疗过程中 TCB 监测不准确。通过即时检测末梢血胆红素水平可以更好满足这一需求,并减少对于患儿的频繁静脉穿刺。

张华岩教授补充道:「根据美国儿科学会(AAP)指南,TSB 水平是指导治疗的决策标准[6]。但由于中国患者量较大,TSB 检测的结果返回时间通常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以上,尤其对黄疸较重的患儿来说等待时间过长,因此,POCT 的应用意义重大。针对 POCT 的准确性,本项研究证实,在操作规范的情况下,POCT 检测值与 TSB 值非常接近,说明结果可靠,可以指导临床治疗[1]。」

雷度-03.png

我国新生儿末梢血采集存在一定挑战,研究进展或将带来积极影响

这次新生儿末梢血黄疸检测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末梢血检测在新生儿科临床工作中具有积极意义,但现阶段我国新生儿末梢血应用还存在挑战。张华岩教授认为,主要挑战包括理念、设备、管理流程和取血操作四方面。

  1. 理念:理念问题是最大的挑战。不管是胆红素还是血气,目前国内都习惯于传统的抽血方式,给患儿带来一定伤害。

  2. 设备:仪器设备需可靠。市面上不同品牌设备存在一定差异性,可靠的设备是诊疗的基础。本次研究的结果准确,并不能保证所有血气分析仪的准确性。因此,若使用其他仪器,建议提前进行一定体量的比对,以确定仪器结果稳定可靠。

  3. 管理流程: POCT 的检测准确性不仅与设备性能有关,也与质量管理有关。POCT 指的是在患者附近或其所在地进行的,其结果可能导致患者的处置发生改变的检验。仪器的便捷性优势需要建立在临床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包括根据要求进行比对,遵守 POCT 管理流程等。

  4. 取血操作:规范化血液采集操作。例如研究之初护士对于新生儿足根血采集方式并不熟悉,倘若操作不规范容易导致混入组织液,进而导致结果不准确。张华岩教授指出上述问题在临床都可以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培训得以解决,我们也期待此次最新研究成果将为临床黄疸管理带来积极影响。

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临床经皮胆红素检测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经皮胆红素监测仪不准确、患儿肤色对结果有影响等,而让全部患儿抽血做实验室检查存在耗时过长、造成较大伤害等问题。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广妇儿新生儿中心已经同步更新设备配置并改善了院内黄疸管理流程,尤其对于日间管理,支持患儿直接抽取末梢血胆红素,实现快速便捷的诊断和治疗。

最后,张华岩教授希望广妇儿新生儿中心能够保持正规、改变理念、走更学术的道路,团队学术能力不断提高,成为面向全国推广一系列以循证为基础的标准化诊疗的基地。对此广妇儿针对人才培养开展了多项学术项目,包括与费城儿童医院联合的中美联合学术培训班、每年定期开展的学术会议、面向全国进行的专项进修培训(新生儿神经重症监护单元专项进修、新生儿/婴儿呼吸管理专项进修、新生儿 NICU 血气综合管理专项进修)。此外,广妇儿新生儿中心也将不断开展多项研究,且同时推进着一些多中心研究,旨在更好地提升科研水平,指导临床,推动临床管理的规范化。

专家介绍

微信图片_20240515121402.jpg


本文仅限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诊疗或推荐依据


参考文献:

[1]POCT血气分析仪测定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胆红素的准确性.

[2]李茂军,唐彬秩,吴青,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管理——美国儿科学会及多国临床管理指南解读[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3):161-168.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J] . 中华儿科杂志,2014,52 (10): 745-748.

[4]晏长红,王启新,江英.微量血新生儿总胆红素测定仪的临床应用[J].江西医药,2007,(08):741-742.

[5]符宝铭,韦蓉,石明芳,等.不同方法对新生儿胆红素测定的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209-4211.

[6]Kemper AR, Newman TB, Slaughter JL,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revision: manage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newborn infant 35 or more weeks of gestation[J]. Pediatrics,2022, 150(3): e2022058859.


内容审核:庞晶晶

项目审核:邵澜媛

文章图片来源:雷度米特


编辑: 李淑芬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近期热门文章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