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玉章院士 | 4000 人盛会,展示我国免疫学跨越式发展成就

2023-12-08 19:32 来源:丁香园 作者:丁香园
字体大小
- | +

2023 年 11 月 2-5 日第 15 届全国免疫学大会在苏州隆重召开。这次会议参会人数达到了空前的 4200 多人。会议展示交流了了许多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会议代表和理事会聚焦新赛道,打造领先地,谋划中国免疫学未来发展。

人类免疫力解码计划(HIA),是中国免疫学会在世界范围内首先提出的一个重大的研究计划。这是围绕人体健康和疾病,通过连锁组织解码、细胞解码、分子解码和基因解码,建立生理过程(免疫细胞发育、分化、记忆产生与维持等)、病理过程(炎症反应的启动、维持、消退等)、疾病过程(癌症演进、慢性感染演进、自身免疫病的演进等)的全过程免疫解码计划。这一计划旨在以空前高的诊断和治疗分辨率革新生物医学,推动「人体免疫力评估、干预和重塑」领域的发展。大会主席、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吴玉章教授正是这一研究计划的主推手。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正式公布,吴玉章教授当选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会议期间,丁香园有幸邀请到吴玉章教授为大家分享他的最新成果和独到观点。

丁香园免疫力是全民关注的重要话题。什么是免疫力呢?在生命全周期过程有什么重要性?

吴玉章教授:在我看来,免疫力就像一阵风来临时,有的树会被吹倒,有的树晃动后恢复常态,有的树一动不动,这就是自稳力,机体的自稳力和「抗风雨」的能力就是免疫力。

40 年来,关于免疫力的认知有一个重大的革命。过去乃至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免疫力是针对外界病毒和细菌。实际上,这些认知是不准确的。免疫力是保持个体生命的自稳态,而外界的病原入侵会引起一个回复到稳态的反应。

现在的全新认识是机体内部产生的「风雨」更大,体内每秒钟正常死亡的细胞多达 10^7 数量级以上,死亡的细胞要尽快清除,否则便会产生继发性坏死现象,诱发炎症疾病。

现在临床医生们甚至老百姓都感觉免疫力越来越重要。我将其总结为 8 个字——无病无关、无力不康。免疫力强,便不容易得病;相反,免疫力低,生命自稳态就差,就经不起「风雨」。免疫力维持得越好,生命自稳力越强,人类寿命越长。

在人的全生命周期里,免疫力具有一个特点,即衰老速度特别快。胸腺是 T 细胞的发生器,是最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4 岁就开始萎缩,每 16 年下降一倍,40 岁断崖式下降,到 63 岁胸腺输出只剩了 3%。这种年龄依赖的免疫力下降、逃逸阈值降低和各种疾病发病率升高,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酷的健康问题。大家都注意到了,高龄老人因为摔跤或感冒这种小风雨都不能承受,就会牺牲。老龄社会正在迫近,免疫力在全民健康问题中是一个核心问题,免疫力的评估、干预和重建在未来健康和疾病的「诊、防、治、养」全方位均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丁香园作为我国免疫学领军人物,您对国际免疫学的发展情势和趋势怎么看?

吴玉章教授:国际免疫学历史能追溯到近 3000 年前,然而免疫学科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才独立。在过去 50 年里,免疫学发展飞速,免疫学「三栋大楼」比翼齐飞。

第一栋大楼是基础免疫学。基础免疫学其知识更新速度十分迅速,近 50 年大约每 4 年翻一倍,预计以这个速度至少发展 50 年,第一次诺贝尔奖就授予了免疫学,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每 10 年就有 2-3 次诺奖授给免疫学家。基础免疫学每一次理论和技术突破,都会带来临床医学和生物高技术产业的一场革命。

第二栋大楼是临床免疫学。能够提供最特异的诊断方法、最根本的预防方法、最精准的治疗手段。例如新进对肿瘤的认知发生了革命性改变,肿瘤是个炎症性疾病、是免疫病,根本上就要免疫诊、免疫治、免疫防,免疫治疗已经给肿瘤治疗创造了奇迹,放疗、化疗手术的治疗效果从根本上也取决于免疫重建程度,未来治愈肿瘤免疫学是主打。

第三栋大楼是生物高技术产业,免疫学对 BT 产业贡献超过 80% 。疫苗十大产业,细胞治疗方兴未艾、展示出巨大发展潜力,在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药物中有 5~7 个是抗体药物。做大、做强 BT 产业,免疫学主打,免疫学是这一产业的主要支撑学科。

目前,我国已跻身于全世界免疫学研究最好的国家之一,中国免疫学的研究力量是全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支力量。后续我们将继续聚焦于提升免疫学领域的提升,为引领国际研究方向做努力。

丁香园我国免疫学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此次免疫学大会上,您的报告主题是「HIA  on going in China: Eve cell」,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您认为「人类免疫力解码计划」的实施将为我国的免疫学发展带来哪些变革与支持?

吴玉章教授: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基础研究发展十分迅速,但是转化应用产出相对不足。因此,我一直在思考两个关键问题:创造可应用的知识、发明可工业化的变革性技术。

既往的研究范式多聚焦于一个分子、一个途径、断面研究,以上 2 个效率比较低;针对这一现状,中国免疫学会提出基于全景、跨尺度、动态过程研究新范式为基础的「人类免疫力解码计划」,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开辟新赛道、打造领先地。目标是以空前高诊治高分辨率革新生物医学。该计划瞄准人体、临床问题、健康问题、产业问题,打造免疫力评估、免疫力干预、免疫力重建三大支柱,策源免疫力经济和免疫力新产业。

在本次会议大会报告,我分享了我们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直面临床需求的肿瘤免疫分级分期、自身免疫病分级分期等。当然,该计划更能支撑科学家兴趣探索、获得颠覆性认知。例如,我们发现,在出生前后,软骨和骨骼之间有一个连接区,会随着发育而变小。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通过解码技术,我们认识到一类与传统干细胞不同的干细胞——Eve cell,具有分化为多种干细胞和多种组织的能力,特别修复造血的功能,可望作为免疫力重建的种子细胞。

在临床上,普遍存在「同因不同果、同病不同症、同治不同效」的问题,难以回答。我们试图通过「免疫力解码」来回答,通过组织解码、细胞解码、蛋白分子解码和基因解码等连锁解码,来回答临床上的问题,进而为临床诊断和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为不同疾病症状的病人提供精准化治疗。

丁香园您作为 T 细胞研究领域的国际引领者之一,同时正在打造实施「人类免疫力解码计划」,聚焦于转化研究和临床应用,您觉得从理论到转化为应用,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吴玉章教授:在基础研究的知识创造过程当中,并不面向市场标准和需求,因此会对转化带来部分困难。所产生的新知识能否实现转化、创造效益,我认为需要一个构建创新全链条,我总结七个字:政银服产学研用。

政府力量的推动、金融资源的融入,都十分关键。目前,国家很重视研究转化的效果,在大力推动机制创新与多机构合作。同时,我们要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大学和科研院所应有意识地改变研究与转化模式,去拉动创新链条。开发一个成熟的产品,单靠实验室技术是不行的,需要多方面力量的推动,才能把转化这条路走通。现在的困境是很多单位各行其事,没有很好地整合力量。

丁香园「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是国内免疫学领域的顶级盛会,您作为本届大会的大会主席,可以和我们介绍一下本届大会有哪些主要亮点吗?

吴玉章教授:在抗击疫情期间,中国免疫学会带领全国免疫学工作者为抗击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一线和基础研究岗位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中国科协表彰为优秀抗疫学会。与此同时,中国免疫学其它各方面工作没有停止,一直在飞速发展。

本次大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彰显。总结本次大会,第一个特点规模大,参会人数达到空前的 4200 多人,除了主会场,还有系列特色论坛、二十几个分会场和壁报交流,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大免疫学大会。

第二个特点是高水平,一批实验室和团队展示了世界级的原创成果,场场爆满,显示了学术高度、热度、聚集度。

第三个特点,一大批极具天赋和创造了的年轻免疫学者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这是只有在我们中国才能看到的现象,让我看到了中国免疫学的未来不可限量。

第四个特点,着力推进转化。本次大会首次推出转化免疫学特色论坛,百家企业积极参会,加大了应用型研究的分享和展示,分享产业计划,思考未来,如此大家互相交流,收获颇丰,对免疫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丁香园您对下一届会议会有什么样的期待和设想?

吴玉章教授:目前,免疫学大会是一年一届。科研进展十分迅速,因此我们要考虑加大交流的频率。此外,还需要考虑会议规模,下一届会议人数肯定更多,预计会达到 5000 人,需要配备可以容纳参会人员的场馆设施,遴选会议举办的环境和城市都十分重要。

下一届免疫学大会的水平一定会更高。中国免疫学每年都会递增更具创新性或突破性的工作出现,所以可以肯定明年的大会水平会更高、规模更大。

下一届,期待更多优秀年轻免疫学家在全国的学术舞台上展示工作成果,让年轻免疫学家成为大会的中坚力量。

图文来源:DXY 整理                        

编辑: 邓颖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近期热门文章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