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1 月 2-5 日,为期 4 天的第十五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在苏州盛大开幕。作为国内免疫学领域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学术盛会,本次大会吸引到来自全国各地的 4000 余名专家、学者,共同展示学术成果、交流学术思想、创新学术观点。
期间,丁香园邀请到 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时玉舫,为大家分享他在干细胞与免疫研究领域开创、探索的成功经验,以及当前最新成果和研究心得。
时玉舫教授 是国际上最早从事活化诱导淋巴细胞凋亡(AICD)的科学家,是 c-myc 对 T 细胞凋亡调节作用的发现者;他是干细胞与免疫研究领域的开创者,提出「干细胞免疫调节可塑性」理论,开辟干细胞免疫研究的新方向,为干细胞应用、肿瘤免疫治疗和自身免疫病的药物研发奠定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基础。
丁香园: 在本次大会上,您就目前团队正进行中的最新研究情况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报告,让大家在成果见刊前就能够先睹为快。在此,能否就报告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时玉舫教授: 我在大会报告中主要介绍了我们当前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是对 T 细胞 发育的新理解。通常认为,T 细胞会在胸腺中发育成具有免疫功能的成熟细胞,然后迁出,由外周微环境决定其免疫特征;但我们的最新研究发现,在 T 细胞的整个发育过程中,由于早期发生的特定脂肪酸的缺失,能够产生一个长久保留的印记,在 T 细胞移居外周后如果被激活,能够遏制免疫系统的功能。这项研究成果预计很快就可以见刊了。
另外一个,是在发现具有广谱肿瘤杀伤能力的免疫细胞群方向。我们认为,免疫系统除了通过识别肿瘤特定抗原来靶向杀灭肿瘤细胞之外,还可能存在一群能够监视机体细胞癌变、具有广谱肿瘤杀伤能力的免疫细胞。事实上,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我们团队与中科院王莹研究员团队合作发现了一种在小鼠体内具有强效广谱肿瘤杀伤功能、抵抗耗竭的 T 细胞亚群——Ib-CD8+ T 细胞。但这方面尚需更多研究来实现在肿瘤病人身上的转化。
丁香园: 今年 8 月,您领导的团队在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NAD+ salvage governs the immunosuppressive capacit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发现了 NAD+ 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新机制,可否与我们分享下这项研究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发现?该研究成果对于开发免疫治疗药物的开发有何指导意义?
时玉舫教授: 自从我 2008 年回国后,就主要从事间充质干细胞与免疫系统互作的研究,探索临床疾病治疗的新途径。截至目前,在该研究领域,我们已经发表的文章大概有 200 多篇,可以说该领域最多的。至于今年 8 月发表的这篇新研究成果,其主要价值在于,站在代谢的角度,有望为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上治疗疾病开辟出一条新路径。
该研究揭示了 NAD+ 代谢是间充质干细胞发挥免疫调控功能的基础,发现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NAMPT)介导的 NAD+ 代谢通过驱动线粒体内琥珀酸盐-HIF1α 轴激活并维持胞质中的有氧糖酵解程序,进而塑造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使其发挥重要的疾病治疗效应。
从该研究可知,提升胞内 NAD+ 代谢、促进琥珀酸盐的积累和稳定 HIF-1α 蛋白都能够显著增强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功能,进而优化其疾病治疗效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免疫新药研发多集中在抗肿瘤领域,而我们还有非常多的非肿瘤性疾病有待探索和应用免疫疗法,希望大家能够分出一些精力投入到非肿瘤领域,来助推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全面发展。
丁香园: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干细胞与免疫研究的科学家,您当初为何会想到将免疫学研究上的经验融入到干细胞研究中去?在二者的交叉融合中,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
时玉舫教授: 我从 1985 年开始就从事免疫相关研究,当时主要方向是 T 细胞的凋亡,后来就在全球率先发现了「激活诱导的 T 细胞凋亡(AICD)现象」。然后,站在细胞凋亡的角度,不同的体细胞亚群都有各自不同的高效调控方式,我一直在尝试为免疫细胞也找一个给力的调控方式。这个过程中我就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对免疫系统的调控,远远超过了我所学到的任何的免疫调控细胞。所以我就认定了这一研究方向。
另外,对我而言这也是一个难得的获取成功契机,我觉得有必要牢牢抓住。因为当时做免疫的学者对干细胞「不屑一顾」,做干细胞的学者对免疫「不屑一顾」,而我恰恰对两者的结合非常感兴趣。
至于困难和挑战,这是做任何研究都难以避免的,干细胞与免疫的融合在当时就像荒野中尚未开辟的新路,走起来当然也更难一些。对我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不被接受,尤其刚开始,总被质疑;当然后来我们的成果越来越多,也就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已经在朝着临床转化。
丁香园: 基础研究成果如果无法转化为应用,就无法充分发挥其价值。您认为从基础研究转化到临床应用,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时玉舫教授: 首先,转化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需要不断突破自我,所以在打算进行成果转化时,我们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简单来说,在自己多年从事的领域我们通常能够得心应手地应对各种问题,但转化可能涉及其它领域的研究,遇到我们之前从未见过、丝毫不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但我们若要实现顺利转化,就必须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资金来攻克它们,可能会因此而不得不放弃很多东西。
第二,做转化最好要先有丰富的职业经历,包括实验室科研经历、临床工作经历、参与转化工作的经历等,在这方面我个人是比较幸运的。自回国后,我就任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期间与研究所很多医生出身的学者一起促成了一些成果转化。后来我又就任苏州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专注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而长达 9 年的兼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的经历让我能够始终保持对真正的临床需求的关注,避免了纯粹做科研的纸上谈兵。
另外,在此基础上,还要能够找到足够的支持,有能力洽谈融资。再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因为免疫领域的成果转化往往在 10 年以上,不仅研究者要耐得住做科研转化的寂寞,投资者也要有做长期规划的准备。
丁香园: 据了解,您原本从事的是动物医学学专业,但后来转换跑道进入免疫学方向,请问当初为何会做出这种转变?
时玉舫教授: 首先,站在科研角度,从「学兽医」到「做免疫」,我并不认为这是一种跨专业的转变。免疫学领域的科研高度依赖动物实验,而我一直在从事动物实验,在这方面得心应手、具有很大优势。反而学临床的学者,在做免疫学科研时,需要先学习动物学知识,所以他们需要「转变」会更多。
另外,我自大学毕业后,就先后在国内、国外从事动物学教学工作,期间在加拿大就读寄生虫领域的免疫学硕士,从「动物学教学」到「学习免疫学」也不是大转变。在动物学领域,免疫学是一门重要学问,像鸡、猪等各类动物的饲养过程都需要打疫苗来避免患病,包括人畜共患病。事实上,目前国内从事免疫学研究的许多学者都有学兽医的背景。
丁香园: 对于从事免疫领域工作的年轻一辈,您有哪些忠告或经验分享?对于国内免疫学事业的发展,您有何建议?
时玉舫教授: 对于从事免疫的年轻人,我希望他们牢记两个字:合作。要以开放的姿态来探求各种合作,在合作中要坦诚相待,寻求共赢。以往大家在会议交流中只谈已发表的成果,而本次会议,我看到很多同行把还没有发表的研究拿出来分享,这种开放的姿态非常好。
另外,坦诚地讲,当前国内的科研评价体系过于死板,对年轻人成长不利。要给他们充裕的时间和资源去探索,允许并客观看待他们的失败。也要鼓励年轻人走出去,到国际舞台上充分释放自己的才华。
科研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常年积累、传承。所以,希望国内更多资深的免疫领域科学家们,能够主动担起传递知识、引领年轻人成长的责任。
图文来源:丁香园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