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这半年各家医院跑了整整五次了,都说我片子问题不大,药我也用了不少,可这腰背痛就是不好,您说这该怎么办呀?」
相信临床上大家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患者器质性病变不严重,但是疼痛却很显著、且常伴疲乏、情绪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对于这种患者,我们或许该考虑「中枢敏化」的可能性。
那「中枢敏化」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就这一概念,作为骨科医生,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
就这些问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 梁东风 博士将进行解答,并带来了其团队的最新成果。
梁东风
•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 积极倡导心身共治,是国内风湿免疫领域推广普及心身医学理念的主要专家
• 北京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务委员,疾病心身共治研究学组副组长
•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风湿协作学组首任组长
•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专委会委员,纤维肌痛学组副组长
• 解放军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枢敏化(central sensitization,CS)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伤害感受神经元对正常或阈下刺激的反应性增强[1],即中枢疼痛信号传导产生「放大器效应」,从而导致疼痛感受增强。中枢敏化常表现为多部位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感官过敏、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疲劳等[2,3]。
图 1 中枢敏化的临床表现[2~17]
中枢敏化是慢性疼痛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如纤维肌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骨关节炎、腰背痛、慢性头痛等患者均可能伴随中枢敏化[4~8],这些患者往往疼痛程度更严重,疾病状态更差,生活质量更低,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更多,住院时间更长[9~14]。中枢敏化的存在也会给慢性疼痛的治疗带来更多的挑战,因此,其识别和管理至关重要。
然而,临床上缺乏帮助识别中枢敏化的客观检查,既往有报道定量感觉测试(QS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15,16],但它们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专门的训练,且评估方法存在很大的异质性,临床难以广泛应用。
为此,美国 Mayer TG 团队开发了中枢敏化量表(CSI-25)[17],该量表分为 A 和 B 两部分。
A 部分(表 1):包含 25 个中枢敏化常见症状的描述,每一个症状都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0 分:从不;1 分:很少;2 分:有时;3 分:经常;4 分:总是)进行评估,得分范围 0~100 分。分数越高,存在中枢敏化的可能性越大[17]。总分 ≥ 40 分表明存在中枢敏化[18]。
B 部分(表 2):包含 10 种中枢敏化相关的疾病,收集患者既往的诊断信息,用以辅助判断(曾有相关疾病诊断即存在中枢敏化)[17]。
对采用 CSI-25 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的研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CSI-25 量表量化中枢敏化症状的严重程度可靠有效[14]。CSI 量表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这些国家的人群中获得了良好的信效度验证[14]。
由于 CSI-25 量表 A 部分包含了 25 个问题,临床应用耗时稍长。为此,日本 Nishigami T 团队在 CSI 的基础上开发了简化版 CSI(CSI-9)量表(表 3)。研究纳入骨科接受物理治疗的 505 例 20~80 岁急慢性疼痛患者,使用 Rasch 模型进行 4 次连续分析,最终从 A 部分 25 个问题中得到 9 个最具代表性的问题,B 部分仍与 CSI-25 量表保持一致,用于辅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中枢敏化[4]。CSI-9 量表 A 部分得分范围 0~36,≥ 20 分用于识别中枢敏化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19]。
CSI-9 的条目较少,临床应用更高效,无论是在临床环境还是科研环境,均可以节约医生和患者时间。
我们团队已经采用 Brislin 双向翻译法对原版 CSI-25 和 CSI-9 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及跨文化调适,通过预调查收集慢性疼痛患者对翻译后初版量表的意见和反馈,并进一步通过德尔菲法邀请专家对翻译后初版量表条目进行修改和优化,最终形成以上中文版的 CSI-25 和 CSI-9 量表。
目前正在中国慢性疼痛人群中进行中文版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希望为中国医生和患者带来中枢敏化识别的简易工具,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疼痛机制进行快速判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等专业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 https://www.iasp-pain.org/Education/Content.aspx?ItemNumber=1698
[2]. Nijs J, et al.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19;20(16):1961-1970.
[3]. Nijs J, et al. Pain Physician. 2014;17(5):447-57.
[4]. Tomohiko Nishigami, et al. PLoS One. 2018; 13(7) e0200152.
[5]. Schlereth T,et al. Eur J Pain. 2015;19(2)193-201.
[6]. Suokas A K, et al. Osteoarthritis Cartilage.2012;20(10):1075-85.
[7]. Corrêa JB, et al. Exp Brain Res. 2015;233(8):2391-9.
[8]. Gil-Martínez A, et al. Pain Med . 2019;20(12):2562-2570.
[9]. Kim MS,et al. J Arthroplast. 2019;34(8),1740-1748.
[10]. Smart KM, et al. Man Ther. 2012;17(2)119-25.
[11]. Panhale VP,et al. Health Psychol Res . 2020;8(2):8874.
[12]. Marcus DA, Bhowmick A. Clin Rheumatol. 2013;32(10):1553-6.
[13]. Brummett CM, et al. Arthritis Rheum. 2013;65(12):3285-92.
[14]. Scerbo T. Pain Pract. 2018;18(4):544-554.
[15]. Griensven HV, et al.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20;50(11):592-596.
[16]. Woolf CJ. Pain 2011;152(3 Suppl):S2-15.
[17]. Mayer TG. Pain Pract. 2012;12(4):276-85.
[18]. Neblett R,et al. J Pain. 2013;14(5):438-45.
[19]. Tanaka K, et al. Pain Pract. 2020;20(3):26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