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卒中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疾病,如何在宝贵的黄金时间窗之内,让更多的患者得到科学的治疗就成为摆在袁教授等人面前必须不断跨越的难题。对此,袁光雄教授带领团队在湘潭市中心医院的支持下,给出了一个成功的答案——以多学科知识融合在急诊平台上运作的一站式脑卒中急救为特色的「湘潭模式」。

集成资源,简化流程 2017 年前,湘潭市中心医院从患者入院到进行治疗的总时间将近 80 分钟,基层医院的时间更是无法保证。对此,袁教授回忆说:「怎样把各种中间环节节约掉,进行理想的救治是我们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经过探索,最终决定把各种资源集成到急诊平台上,让相关的人、技术、服务和流程围绕着患者流转,只有这样才会使治疗更高效。事实证明这个策略取得了很好的一个效果——患者的平均时间从 80 分钟不断降低,现在已经可以把时间压缩到 25 分钟以内!」
知识融合,高效应对 现在国家提倡多学科的联合诊疗协作,但对于在夜里发病的卒中急救患者来说,临时邀请其他学科的医生一起参与会诊和治疗,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现实,因此,实现知识的融合,让团队所有医生都可以独当一面,就成为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袁光雄教授带领团队通过把各种学科的技术融合到急诊平台中来,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袁教授在采访中提出:「卒中病人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我们就把什么样的专家请过来,再把什么样的技术融合到我们的服务里面。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最终建立了一支卒中急救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的成员虽然有神内、神外、重症、急诊、麻醉等不同的专业背景,但他们互相影响渗透,现在都已经同质化为一名出色的卒中医师!」

以患为先,为患解忧 对前来就诊的大众来说,他们最核心的需求是临床疗效,其次关注的治疗费用的「物美价廉」。湘潭市中心医院从 2017 年开始,就不断在细则上进行调整以为患解忧。
确保每天都有一名卒中医生是 24 小时待命,并建立应急机制,可以快速实现多个患者的同时治疗;
把「先治疗后缴费」落到实处,为患者的及时救治解决后顾之忧;
为了减缩治疗时间窗,医生和护士会陪同患者救治的全过程,带着药箱去陪患者去进行检查,并随时做好为患者进行治疗的准备;
见缝插针地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
通过录音回放等手段,不断搜集患者关注要点,一点点地改进自身的医患沟通和服务能力!对于这些策略的效果,袁教授高兴地说:「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仅让患者对我们更信任,让患者家属的治疗拒绝率控制在 7%~8%,还让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保证!」
以预为标,以防为先 卒中是高复发率的疾病(复发率高达 10%~30%),特别是对于心源性卒中的患者来说,常因服药不及时而导致卒中的复发。针对这个情况,袁教授带领团队不仅制作了介绍卒中相关的知识的 88s 时长的动画,还建立了治疗患者的微信群,通过患者的随访、患者家属健康宣教,并通过鼓励患者及家属的现身说法,和到中小学等基层单位进行进行大众的科普教育,让越来越多的百姓了解了什么是卒中,知道了如何预防卒中复发,明晰了卒中急救的黄金时间,经过这些努力,不仅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家属通过拨打 120 或自行驱车前来医院进行治疗,还让卒中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降低!
得益于以袁光雄教授等人一直以来的努力,不仅让湘潭市中心医院卒中防治的「湘潭模式」结出了累累硕果,我们更相信随着他们的探索和完善,使更多的莲城百姓远离卒中的困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