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5 月 28 日,华兴资本首届 2021AI 助力新药研发高峰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
领星生物创始人兼 CEO 许强博士受邀出席并参与话题为「制药行业新范式,新力量引领技术创新」的圆桌讨论,分享了领星生物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等创新技术助力新药研发的探索经验。
新药研发面临投入高、整体研发周期长以及研发风险攀高的困境。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的发展, AI 助力药物靶点确认、活性化合物筛选、药物安全性评估、药物有效性测试,让药物研发模式发生了本质上的逆转。
针对「AI 科技在新药研发领域的药物研究应用、算法突破、工程化以及应用过程中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等时下热门话题,华兴资本举办 「2021AI 助力新药研发高峰论坛」,邀请到了近 20 位国内顶尖生物医药企业家,以及 50 位知名投资人到场参会,通过产业和资本的思想碰撞,共话行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国际化未来之道。
领星生物创始人兼 CEO 许强博士于「制药行业新范式,新力量引领技术创新」分论坛就 AI、大数据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和技术革新对制药行业的影响等议题与行业大咖共同探讨。
以下为许强博士现场分享的精彩内容:
药物研发的重要环节:真实世界研究
我们给自己的定义实际上有一个 DI(Data Intelligence),原因是我们更相信至少在当前阶段,制药和医疗行业中,数据的重要性胜过方法、甚至是计算的大发展。从数据的角度来讲,第一个环节就是要从知识图谱进行突破,在生物学或者药物机理的数据之外,临床的数据也非常重要,它来自于真实世界发生的每一个治疗过程。分子的细胞里有几万个基因,它带来的数据量是很大的,实际临床实践中的多维度因素带来的变量可能比分子水平的变量还要大,还要复杂。事实上,一个新药的获批其实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接下来更多的工作是要看这个药怎样在临床上应用,这个环节很大程度上依靠临床数据应用,也和数据算法相结合。
我们是做肿瘤的,在肿瘤领域中国有两个非常特殊的情况:第一,中国的患者和西方患者本身有很大不同,因为肿瘤本身还是一种基因疾病;第二,中国现在进行的肿瘤临床治疗,比起欧洲和美国也非常不一样。因此从这两个环节中收集真实世界的数据,理解药物对中国患者起到的作用是药物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且有价值的一环。
反向转化为药物研发另辟蹊径
真实世界研究应用于药物研发具体落地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据量不够多怎么办?反向转化是我们尝试的一个方向,做药最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帮助患者,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什么叫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在现在的治疗环境下很难治好的患者,比如非早期的肿瘤患者,我们反过来通过治疗过程的数据分析出临床的相似性表现,推演出相似患者共同的分子机制,从而探索更好的治疗方式。
在制药领域数据量不是要看绝对值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相关性,因此如果能够结合最终需要的临床结果来做反向转化,制药企业的效率能够得到很大提升。同时因为医药行业的强监管属性,解决临床问题是当前各项改革的最终目标,那领星生物从临床开始倒推整个制药产业链之间的关系也是重要且合理的。
新型商业模式的探索
医药行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产品周期或产业链非常长,最终的价值都是体现在药物上市之后,所以真正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要把所有的东西都自己做出来。所以我们也在探索各种可能性,一种我们帮助国外已经上市但对中国临床环境不熟悉,缺乏中国患者数据的药做国内落地。
第二种,针对国内药厂的服务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做创新药,在前期并没有真正临床的数据,也没有可以模仿的对象,我们来为他们提供临床的数据;第二类是在提高产业链效率,从最开始的阶段对药物的应用场景和患者做预判,发现适用人群。
药企与技术公司互补共赢
医疗和制药是两个方面,制药是同样的患者一段治疗阶段案例积累,医疗是每个患者几年的治疗过程和激励之间的联系。所以我们现在真正的价值是和大药企成为非常互补的关系。比如我们现在和药企接触的部门,不仅仅是研发部,还包括药企 HEOC 拓展的部门,临床患者到底怎样能够实现产品的最大价值这个问题药企没办法单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答案,我们能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我们希望给每一个肿瘤患者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从医疗维度,我们希望通过临床检测帮助每一位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精准治疗方案;如果尚且不存在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我们希望跟整个产业链合作,针对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去创造开发适合的新药物。
时至今日,领星生物从真实世界的肿瘤临床-分子数据出发,已为多家制药行业合作伙伴提供了以癌症转化研究和肿瘤药物临床开发为目的的解决方案。
未来,领星生物继续在真实世界数据领域深耕,将中国癌症患者的真实世界全面的基因组数据以及纵深临床数据(Complete genomic+ Deep Clinical)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帮助制药企业实现更高效的临床药物精准开发,使肿瘤患者切实获益。
图片来源: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