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茂林

2020-10-10 18:29 来源:温州康宁 作者:
字体大小
- | +

1.png

基本情况

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科室         精神科

职称         副主任医师

年龄        38 岁

医学博士,曾于 2015-2016 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访问研究,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资助。从事精神卫生事业 8 年。

社会任职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网络精神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认知障碍多学科诊疗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特聘编委;《四川精神卫生》杂志青年编委。

论文发表情况

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论文 2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10 余篇;参编教材 2 部。

科研成果

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1 项,主持武汉市重点科技项目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参与省部级课题 2 项。

获奖情况

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创新成果

获得国家专利 2 项

教学贡献

1. 专业必修课《神经科学》, 2015 级、2016 级、2017 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八年制学生,教授人数 520 人;

2. 全英文教学《精神病学》,2015 级、2016 级、2017 级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教授人数 370 人;

3. 专业必修课《精神病学与精神病管理》,2016 级、2017 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教授人数 126 人;

4. 专业必修课《医学心理学》,2016 级、2017 级、2018 级口腔医学五年制、5+3、八年制学生,教授人数 284 人。

大众传播

1. 在「武大云医」互联网医院坐诊,远程诊疗患者数百人次,帮助外地患者及不方便来院就诊的患者治疗,患者满意度 100%;

2. 在「好心情」互联网医院坐诊,通过视频诊疗服务患者,每月 80 余人,全天候、不分节假日为病人提供诊察与治疗,获得较高好评率。

抗疫事迹

本人全程参与了武汉抗疫全过程,自始至终都在一线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中间没有轮休过,一直到 4 月 30 日我们医院准备恢复正常诊疗秩序了,我才停止工作,隔离了 2 周,然后重新投入到正常的医疗工作中。

本人所在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定点医院;疫情期间,整座医院都改造成封闭隔离病房,全部收治重症患者;我们所有医生护士都混编到不同的战队,在一线救治病人。我先后在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十七病区工作,直接与患者接触,进行面对面诊查与治疗。

在疫情初始,还没有外省医疗队支援,完全是我们自己的医务人员工作;当时疫情爆发,每天都有大量病人住院;我最多的一天收了 17 个肺炎病人;身穿防护服连续工作 6 小时,最后精疲力竭,当时的感觉是头晕、站立不稳、视物模糊、呼吸急促、恶心想吐;从隔离病房撤出来,我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能动,饭也吃不下。因为我们是重症患者定点医院,有不少重症患者从其他医院转到我们医院救治,而当时我们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防护物资紧缺,当时压力非常大。我们连续战斗,从 1 月 23 日开始,一直到 2 月 13 日下午齐鲁医疗队来支援我们病区。非常感谢后来支援我们的各省医疗队,让我们能有喘息的机会。但是我并没有回去修养,而是继续在一线战斗,我继续在发热门诊工作,一直到 4 月 30 日。

在治疗肺炎患者的同时,我也发挥精神科医生的专科优势,在病人、家属、医务人员中开展心理干预工作,帮助他们缓解紧张、焦虑、失眠等;并通过互联网医院继续为精神病人服务,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武汉战疫,所有武汉的医务人员都在这里,没有明确的开始时间,也没有明确的结束时间,也没有欢送或迎接仪式。我们一直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特别的关注,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没有谁觉得自己是什么英雄,大家都只是在正常的工作,只是工作的环境、着装稍微有些不同而已。


编辑: 丁吕瑾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