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胸科医院:我为抗击新冠病毒拼过命

2020-05-09 15:49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黑暗多让人咬牙切齿,光明就多让人热泪盈眶。驱逐新冠肺炎,卫生健康行业各个兵种闻令而动、逆风而行,检验人长驱直入的身影,也在黑暗中辟出光明。

图片43.png

首批下信阳,做疫情最前线的「侦察兵」

又一个夜幕降临,河南省胸科医院检验科汪领脱下厚厚的防护服走出实验室,迅速拿起矿泉水猛喝了满满一大口,因一天未进水食而灼烧的胃瞬间缓解了些不适。1 月 28 日,大年初四,作为该院第一支驰援基层的医疗队,汪领下沉到信阳光山县人民医院。为了节省防护服、乳胶手套、医用囗罩等紧张的防护用品,她从早上 8 点半进入实验室后就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直到晚上下班。胃部不适只占了劳累的一小部分,为了尽快得出新冠病毒实验室数据,她的工作节奏堪称「疯狂」,最多时,一天合计处理了 338 人份标本。

图片44.png

从实验室出来脱掉防护服,整个人近乎瘫倒,洗手时胳膊、腿不自主颤抖;去掉护目镜,镜子里的面容恐怖,压痕刺骨,鼻梁塌陷,因长时间接触、挤压,面部皮肤过敏红肿、生疼,直至溃烂。后来,为了防止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会起心理反应,她拒绝照镜子。但身体的劳累是其次,未知的挑战和压力接踵而至。有着豫风楚韵的信阳,与武汉仅一山之隔,春节前一共有 7 万多人从武汉返回,确诊病例极多,身在光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她每天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大量患者的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分泌物,病毒感染,气溶胶传播的风险重重。「临床检验就是医生的『眼睛』,所以我们必须尽快给临床医生及时提供检查结果。」汪领不畏艰险且以身作则。由于是特殊时期,消杀、灭活等工序比平时更加复杂,一批标本检测往往需要四五个小时,她常常错过饭点,午饭变成了晚饭,晚饭变成了「夜宵」;为疑似病例进行核酸检测血清分离时,工作强度大,感染风险高,汪领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

图片45.png


全心攻难题,提高核酸检测阳性率

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金标准。但是,光山县人民医院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阳性率不尽人意,患者的影像、临床诊断与核酸检测结果不符合的现象经常出现。汪领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所在,来院当晚,她就去了感染科隔离病房,进一步了解情况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病原体检查是病毒检查的关键,我们必须把采集方法的误差降低到最小。」她还说,时间就是一切,早一秒钟得到检测结果,就能早一点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她为护士现场进行咽拭子、鼻试子的取材手法培训,随后一段时间,又多次给医护人员进行现场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该院核酸检测的技术水平。「我们医院目前一共进行了六次咽拭子,其中四次都是汪老师带领的。」光山县人民医院一位医务人员动情地说,她看似瘦弱,却无比强大,像小巨人似的冲在最危险的一线,为大家做表率。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为配合防控工作需求,光山县人民医院另辟战场,抽调走了一批医护队伍,检验科人手不足,汪领和另一位老师就「包揽」了本院区所有疑似患者咽拭子和静脉血的采集。有次,她和同伴一起进入确诊患者病房,采集标本时患者突然咳嗽,在这危险的时刻,汪领用身体挡住同伴,并把他推出门外,「危险,让我来!」「生死之间,我看到了汪老师的无畏与担当。这位专家感动地说。

图片46.png

「我老家就是信阳的,早日战胜新冠肺炎,家乡父老能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这不算什么。」面对肯定,汪领深情地说,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都不容易,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前线,各自身后有盼望妈妈回家的孩子,有初料家务事手忙脚乱的丈夫,有年事已高的父母……至于自己,目前仍在光山县人民医院坚守的她说:「今后,如果有人问我有没有为什么事情拼过命,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为抗击新冠病毒拼过命!」


编辑: 连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