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例介绍
患者余 X,男,46 岁,因「HBsAg 阳性 10 余年,乏力 1 个月」于 2019 年 6 月 12 日门诊就诊。患者 2009 年 3 月 20 日体检发现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ALT 32U/L,AST 28U/L,HBVDNA 定量<1000IU/mL ,甲胎蛋白正常范围之内,肝脏彩超提示未见异常。未予特殊治疗,建议其每半年定期随访。患者部分 HBVDNA 定量情况见表 1。随访期间,因患者 HBVDNA 定量出现阳性,遂建议其完善肝穿检查,患者以工作原因,无法配合检查拒绝,继续随访。患者 2019 年 5 月初开始感乏力,无纳差,遂于 2019 年 6 月 12 日就诊我科,同患者沟通后,收住院。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个人史:无烟酒不良嗜好。家族史:父母、配偶 HBsAg 均阴性。
二、诊疗经过
入院后查体:神清,皮肤巩膜无恍然,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未见肝掌、蜘蛛痣,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辅助检查:(2019.6.14)HBsAg(+,1520.97IU/mL),HBsAb(-),HBeAg(-),HBeAb(+),HBcAb(+),HAVAb-IgM(-),HCVAb(-),HEVAb-IgM(-),HBVDNA 定量 4.22×105IU/mL,肝胆彩超未见异常,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无异常,ALT 39U/L,AST 35U/L,TBIL 14.5μmol/L,血脂及肾功能无异常。2019 年 6 月 20 日肝脏病理回报「G2S2」。依据上述结果,诊断「HBeAg 阴性慢乙肝」,与患者充分沟通后,予丙酚替诺福韦(TAF,25 mg,qd)抗病毒治疗。出院后定期复查肝功能、HBVDNA 定量、HBsAg 定量(结果见表 1)。从表 1 可以看出,患者口服 TAF 抗病毒治疗 1 个月,病毒定量即出现转阴(<200IU/mL),目前仍继续服用 TAF 抗病毒治疗,并嘱患者每 3~6 个月复诊随访。
三、治疗心得
HBeAg 阴性慢乙肝主要是因为前 C/G1896A 点突变或基本 C 启动子变异导致 HBeAg 消失,同 HBeAg 阳性慢乙肝患者相比较,此类患者故具有病程长、肝纤维化程度重的特点,病情看似较轻,但病变严重,很多病例因临床症状较轻而常被忽视,在我国,HBV 相关肝硬化和 HCC 病例中,70% 来自 HBeAg 阴性慢乙肝(Yuen MF,et al.Gut,2005,54:1610),因此对 HBeAg 阴性慢乙肝患者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 年版)》指出 HBeAg 阴性慢乙肝的治疗目标是 HBsAg 的消失,但实现这一目标目前仍需要长期服用抗病毒治疗,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选择耐药率低,抗病毒效果强,副作用小的药物。在这例患者的治疗中,TAF 表现中较强的抗病毒效果,1 个月即出现病毒转阴,同时也有数据表明,TAF 耐药率及安全性(尤其肾脏安全性)方面都具有很明显的优势。当然,HBeAg 阴性慢乙肝的目标是肝纤维化的减轻及 HBsAg 的消失,这例患者仍需继续观察其治疗效果,必要时,应再此复查肝穿,以观察其肝纤维化变化情况。对于 TAF 治疗 HBeAg 阴性慢乙肝疗效如何,仍需大数据支持,所以我们必须继续收集此类患者资料,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表 1. 部分 HBVDNA 定量结果及 HBsAg 定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