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护集体「发声」

2020-05-06 14:17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医护集体「发声」: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冲在最前面!

春节,本是合家团聚的日子,但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感染科发热门诊、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通病房……随处可见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眼睛早已熬红。

当问到他们最大的愿望时,他们的回答是:打胜仗,再好好吃顿饭、洗个热水澡、睡个踏实觉......


饭在微波炉里热了三四遍

「同志们,快吃饭了,不然又凉了。」春节的一天,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感染科护士长罗凤莲第三次提醒值班的医护人员吃饭了。

但看着诊室里焦急等待的患者,罗凤莲没再吱声,把微波炉刚热好的饭又放在了休息室的桌上,默默地忙起自己手中的工作。

「现在医院防护装备本身就比较紧张,防护服和口罩更是紧缺。如果吃饭、上厕所就要浪费一套,所以很多医护人员就不吃东西、不敢喝水。」该院发热门诊值班医生汪洋说。

面对大量的患者就诊,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常常没有时间吃饭、上厕所、回家人的一通电话......

该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杨军杨君说:「这段时间,我们整个科室都忙,但看到穿着防护服、隔离衣的一线值班医护人员,顿时觉得我们做得还不够多,很希望能帮他们分担一些。」

(大年初一,医护人员为患者会诊)


忙完后最想洗个热水澡

1 月 27 日晚上 10 点 37 分,写完当天的护理工作记录、交接好工作的感染科护士褚小萍,回到家时,已经快晚上 12 点了。

这已经是褚小萍连续第三天值班了,每天早上 8 点到晚上 8 点,整整 12 个小时值守。

「一般是规定晚上八点钟下班,但是由于就诊患者较多,忙起来就经常忘了时间,等到想起来的时候,都晚上 10 点过快 11 点了。」褚小萍有着 10 年临床护理经验,但她觉得从来没有这么忙过。

这是褚小萍及感染科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褚小萍主要负责为患者输液、发放药品、抽血、整理医嘱、写护理记录等工作,虽然每天都在重复着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但褚小萍心里的弦从没放松过。

「我们的工作与一线发热门诊医生护士比起来,真的不算啥,最辛苦的是他们!」褚小萍说,这个春节,每晚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家后最想洗个热水澡。

为了支援感染科的工作,护理部从全院抽调了第一批共 13 名护士进行支援。骨科护士赵霞在接到抽调通知后,把还没有满周岁的孩子立即送到父母家,初二就赶到感染科开始值班。

(隔离病区中,医护人员正在为患者取标本)


「我们必须冲在最前面」

近几天,每天早晨七点过,天蒙蒙亮。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各个入口处,护士正在为进入医院的行人和车辆乘客测量体温。因为下雨,气温较低,拿体温枪的手早已冻僵。

预检分诊医护人员正在为进入医院的患者测量体温.jpg

(预检分诊医护人员正在为进入医院的患者测量体温)

所有人员均须测量体温,遇有发热,必须从专用通道进入发热门诊

预检分诊工作人员正在为患者取标本.jpg

(预检分诊工作人员正在为患者取标本)

护士吴敏刚刚回到西昌婆家,就接到停休支援的通知,因为买不到车票,她第一时间买了从西昌到成都的机票,返回自己的岗位。

春节前三天由于普通门诊停诊,急诊科每天接诊量比平时增加了 2-3 倍。「为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按照规定每名患者一般不留家属陪护,我和同事们除了常规医疗护理外,还必须兼顾患者的生活护理。」90 后护士熊娟表示。

为了提高应急能力,在大年三十中午,重症医学科主任郭川带领着科室医护人员开展演练。作为医院应对此次疫情的专家组成员,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他是除了感染科医护人员之外,进出感染科最多的人之一。他说:「这个时候,作为医护人员,必须冲在最前面。这是我们的责任担当!」



编辑: 连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