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的他,收到了来自家乡病友送来的生日祝福
今年 3 月 11 日,是郭鹏 36 岁生日,正在武汉抗疫一线的他,收到了三份来自家乡上海的生日祝福。
「郭鹏,你是好样的!」
中午时分,郭鹏的手机突然响起,微信视频的那头居然是整个医院的党政班子领导!
13 年前,郭鹏从苏州大学护理学五年制本科毕业,先后担任 ICU 护士、血透专科护士、血透室护士长助理。2014 年,周浦医院筹建血透室,郭鹏担任护士长,为血透室的筹建和启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在,血透室这个优秀的集体已经成为周浦医院的一块金字招牌。平日里,郭鹏积极配合护理部开展各项质控工作,组织开展各项理论和操作培训,强化实战练习,带领团队努力提高护理技术,不断改善服务细节,提升整体护理水平,是护理管理团队的优秀骨干。
2020 年春节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武汉暴发。郭鹏响应医院号召,在第一时间向党组织报了名。大年初三,郭鹏作为首批上海援鄂医疗队增补队员之一,带着殷殷重托,怀着必胜信念,携带满满三大箱物资,背上行囊,告别家人,搭乘火车在星夜驰援武汉。
院领导们说,大家都非常牵挂几位援鄂的队员,于是就想着一定要在这天连线,亲自为郭鹏送上生日祝福,「郭鹏,好样的,你是我们周医人的骄傲!」
「郭鹏,我们等你回来!」
郭鹏是血透室的护士长,也是姐妹们的贴心大哥。血透病人身体状况特殊,在这里工作一定要有娴熟精湛的专业技术。血透护理组在郭鹏的带领下,以三级医院创评为契机,积极打造先进型、创新型、学习型「三型」班组,开展「以师带徒」「金点子收集」等活动,激发学习动力,开展职工创新,大大提高了团队整体护理水平。
郭鹏援鄂后,坚守沪上家园的姐妹们时刻关心着护士长的情况。其实,抵达武汉后仅数小时,郭鹏就来到武汉金银潭医院北四病区工作,并担任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工作中,除了负责病人的所有治疗、护理和日常生活的管理,甚至还有发饭、喂饭、收垃圾、打开水等琐碎的工作。一个班头里要工作 14、5 个小时是常态,但是,「每一分每一秒,我的每根神经都是紧绷的」,穿着一身厚重的防护服,一个班上完,好比完成一场「铁人赛」,几乎耗尽全身最后一分力气。而作为病区里唯一的一名男护士,无论应急处置、抬氧气瓶、抬病人上床,病区里所有的重活、累活儿,他都是冲在最前面。
郭鹏每天步行上下班,来回需要一个半小时,「凡是疫情需要的,都是我们的任务」。武汉开启三天拉网式大排查时,病区里的患者数量达到最高峰,从医十多年来从未喊过累的他,那天晚上值班时,真正感受到了疲倦。「将近 8 个多小时,我们在里面一分钟也没坐过,跟我搭班的那个小姑娘,到了早上,实在是吃不消了,我说,你坐一会儿吧,活儿我来干。」
这就是姐妹们的护士长,可敬可亲的郭大哥!护理部的微信群里,老师和姐妹们拍摄了视频,激动地喊着「生日快乐,等你回来!」
「护士长,祝你生日快乐!」
血透室每年岁末年初都会举办一场「肾友一家亲联欢会」,已经坚持了 4 个年头。郭鹏是操办这个活动的骨干,每次总是多方协调,精心组织。除了患教小讲课、文艺表演,还有抽奖活动,病友们手捧小小的礼物,感受到了透析大家庭的温暖,对生活重拾信心,充满希望。而这一次,病友们居然录制了一段视频发到了武汉,向自己的「恩人」送上生日祝福,叮嘱他一定要保重身体。
「血透室是病友们的第二个家」,郭鹏说,他带给病友的不光是细心、耐心,也要为病人在经济上、家庭照顾上想办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现在,他把这份关爱从上海带到了武汉的金银潭医院。一位病友阿姨在出院前表示,上海医疗队有几个医护人员我印象深刻,「有个帅哥护士叫郭鹏!我要给他点个赞!」另一位病友阿姨在「三八」节那天收到了郭鹏送上的礼物,动情地说,「谢谢你们,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爱!」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援鄂的 60 多个日夜里,郭鹏忘我工作,不辱使命,在最前沿、最辛苦、最危险的地方,与来自全国的医疗同道共同奋战,为病友们和护士姐妹们送上关爱,以高尚无私的医德医风和精湛高超的护理技术守护生命,贡献了上海力量,赢得了武汉人民的赞誉和信任。
*典型事例:
元宵佳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而 2020 年的这一传统佳节因处在疫情特殊时期,很多「最美逆行者」仍奋战在抗疫一线,无法与家人团聚共赏圆月,但亲人的牵挂和祝福从不会因距离而「缺席」,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血透室护士长郭鹏及其儿子通过上海「最美家书」平台遥寄祝福,隔空拥抱彼此。「明年元宵节,我们全家一起去豫园看灯!」仍战斗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北四病区的郭鹏回给儿子的信中如是说。
郭鹏在信中表示,自己到武汉整整十天了,已经基本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和节奏,和同事们也都配合得很默契。
清晨,他照例还是提前 40 分钟出门,8 点进病房,下午 2 点吃午饭,晚上 6 点进病房,第二天凌晨 1 点下班、3 点多睡觉。十几个小时连续战斗,再加上一身厚重的白色防护服,真的像儿子最爱的会打怪兽的奥特曼了。
这一天,郭鹏所在的北四病区昨天有 2 个病人去世了,又收了 1 个新病人,一共有 31 个病人。说是普通病房,可是有一半病情都很重,以前在 ICU 工作的经验正好现在都用上。有 2 个病人上了呼吸机,每 10 分钟就要去查看一次,他们不住在同一间,因为病情重,病人的依从性也就比较差,郭鹏对他们的护理就需要更加耐心仔细。
一个班下来,除了时间长、量大、难度高,郭鹏还要花上近 3 小时步行往返医院 2 次,躺下的时候,两条腿都麻了。郭鹏说,「我是党员,又是男同志,身体也算强壮,有好几次,同事姐妹实在太累了,累得眼泪快要出来了,可她们还是咬牙坚持。所以,我要再尽力多做一些,大家都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