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人民医院:坚守岗位 坚强面对

2020-04-28 13:54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28 年,28 天, 28000 步,在此之前,何立东从未想过 28 这个数字会在自己的生命里,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

28 年

2020 年,是 52 岁的何立东在新昌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工作的第 28 年。

在这里,他经历了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到主任医师的蜕变,也完成了从学生,到医生,再到科室管理者的角色转换。28 年,逾越了他生命长度的 1/2,又在 2020 年伊始,留下了浓厚深重的一笔。

1 月 21 日清晨,是感染科整体腾空的第一天。想起 17 年前病房搬空的那一刻,何立东仍然记忆犹新,他敏锐地感受到几位年轻医生心头那份短暂的新鲜感,也知道新鲜感很快褪去后,涌上来的压力会有多沉重。这样的心路历程,他有过,也快要遗忘了,而如今,他成了这艘「抗疫之船」的掌舵人。

面对未知的疫情,有人心生恐惧,也有人不以为然。在腾空工作中,病人需要评估病情,办理相应的出院或者转科。有几位病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刚住了几天就要离开:「我是来治病的,病还没好,为什么要走?」何立东就带头到病房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快打动了每一位患者。

其实,何立东向来都受到患者们的尊敬。他常年从事感染性疾病相关工作,专注于解决患者们的健康问题,和患者建立了良好的默契。大家但凡有情况、有疑惑、有困难:「找何医生!」同样依赖他的,还有科室里的医护人员们,有处理不了的疑难病例,有需要协调的工作联系,有疏解不去的心理压力:「找何主任!」

就这样,何立东成了患者心目中的健康使者,同事们眼中的良师益友。疫情当前,形势紧迫,何立东第一时间想到的也便是两个问题:「在情况尚不明朗的当下,如何建立患者的信任?如何增强团队的信心?」

可谁能想到,隔离病房尚未改造完成,绍兴市第一例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就在新昌出现了。其实,早在核酸检测报告出来之前,何立东已经察觉到他的肺部 CT 特征十分符合本次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特征,便让众人千万做好防护。诊断阳性后,在还未明确传播途径的当时,何立东身先士卒,负责了该患者的每一次转运,给予他及时的鼓励和安慰。之前与患者有过低防护状态下接触的医护人员需要隔离观察,何立东就一一和他们取得联系,给他们加油打气,共渡难关;在他们解除隔离之时,无论是忙碌的白天还是沉沉的黑夜,他都会站到病房门口去迎接,给他们送上关怀和温暖。

28 年,没有让何立东变得世故,反而愈发坚定了他的赤子之心。有过经历,便竭力去呵护身边同事周全;正视病毒,亦无畏地站到了患者身边;坚守岗位,一守就是接连不断的 28 天。


28 天

1 月 21 日,抗「疫」打响的第一天,何立东就决心站在第一线,绝不松懈。这之后的 28 天,他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分钟,不管是在病房,还是在门诊,无论是开会,还是讨论,哪怕是在家中甚至躺在了床上,只要一个电话,他马上就进入战斗状态。

新昌第二例核酸检测阳性患者来院时已是后半夜 2 点多,值班医生张志远仔细查看肺部 CT 后高度怀疑为新冠病毒肺炎,他想起何立东主任曾反复强调「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疑似病例就要联系他」,便拨通了何主任的电话。刚刚睡下的何主任立刻起身赶到了医院,而后指示马上送检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并完善了其他检查。处理完毕,已是晨曦微露,何立东又转身投入到了白天的工作之中。

24 小时在岗的状态,实实在在地考验着年已半百的何立东。一向身体状态还不错的他,开始频繁地胃痛。休息室里堆满了食物,但他总是来不及吃上一口;午后能来一个泡面,已经是不错的享受。家中尚在读书的女儿,虽然不清楚父亲究竟承担了怎样的重任,却也知道他的辛苦,几天见不着早出晚归的他,便在手机里轻轻地说上一句:「爸,注意安全,保重身体!」那一刻,泡面似乎成了佳肴,何立东的嘴角却有了咸咸的味道。

相对于何立东对待工作的泰然,家中的夫人却十分的不安。每天一大早,她目送着丈夫出门;一到下班的时刻,她就打电话询问。这似乎成了她每日的功课,但功课里的主人公却只回答同一句话:「现在忙,再说。」

「再说」,成了何立东交给家里的答案,而「马上就到」,是他给予科室和患者的承诺。

28 天,他以院为家,哪怕身心俱疲,哪怕心力交瘁。在这里,他为患者诊断治疗,与团队凝心聚力,同病毒正面交锋。防治指南、疑似病例、负压病房改造等等的讨论,他一次不落地参与,并及时给出他作为感染科专家的意见。

「那段时间特别忙,我即使回到家也不放心,不如就待在医院里。」这一句话,何立东用了 28 天的时间去守候。第 29 天的时候,他给自己放了一天假,没有像往常起得那么早。一睁开眼,却猛地想起那条去往医院的路,那条他白天、深夜、凌晨、雨天都走过的路。

这一天可以不用去走了,却有点不习惯。


28000 步

28000 步,不是何立东家到医院的路程,而是他一天内在一百米的距离中来回走下的步数。这一百米的两端,是病房和会议室。

「何主任,这里有个病例需要讨论一下。」

「何主任,这里有个病人需要您看一下。」

「何主任,这里……」

总有数不完的电话等待他接,数不完的事情等待他做,数不完的这里等待他走过去。平日里,何立东吃过饭就喜欢走走路,但这段时间手机里显示的每日步数,远远超过了他当时的记录。

「无心插柳柳成荫。」何立东笑道。他没有截图留念,因为总是能到达类似的步数,他觉得没有必要留下什么,就像笔者问起他印象最深的事情、感受最大的事情、感触最多的事情,他说:「没印象,不记得,我忘了。」

而在我们眼里,他瘦了,憔悴了。28000 步只是他脚下的路,而那条心里走过的路,我们谁都不知道他走了多远。只记得,每一次我们在病房,他也在病房;我们在门诊,他从门诊的窗前来回地走过;我们在家中,会看到他在微信上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

即使不知道他在哪儿,我们也知道,他在。

新昌组织支援武汉医疗队的时候,何立东因为年龄关系没有成行,送别队员时,他给了她们一个拥抱:「你们安心地去,平安地回,我在这里。」或许,从新昌到武汉有成百上千个 28000 步,但只要一声召唤,何立东就能立刻出现在那里。

这或许是一个神话,但到若干年后,这场艰苦卓绝众志成城的抗「疫」,又有谁能说不会成为一场神话呢?但对于何立东而言,未来怎样其实并不重要,他更关心的,是当下继续做好「掌舵人」。

在第 30 天的时候,何立东又踏上了那条熟悉的道路,又开始一步一步,继续他的 28000。



编辑: 连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