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勇敢逆行 驰援武汉

2020-04-26 14:07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丹阳三院白衣战士 勇敢逆行 驰援武汉

2020 年春节,我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2 月 1 日下午,接上级部门通知,丹阳三院需要派出一名白衣战士驰援湖北一线,具有 13 年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长冷惠阳第一时间报名请战,冷惠阳写下了一封感人的请战书,她说,自己有着丰富的重症医学科护理经验,看着国家有难,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深感责任重大,她愿意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愿意前往湖北,驰援一线。鉴于冷惠阳的资质、能力等都符合要求,最终被委以重任。

为了减少感染风险,冷惠阳毅然决定剪短多年长发,她说,到了前线肯定很危险,剪短头发是为了减少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每天穿着防护服,肯定不透气,会大量的出汗,剪短方便生活打理。她还表示,虽然很紧张,但就算去前线,也是面对危重病人,呼吸机、血滤机、监护仪等这些都是自己最熟悉的,各项危重症救治护理技术也希望能派上用场,她将和同伴们一起出色的完成救治任务。2 日上午,她与丹阳其他两名同行一道踏上了赴湖北前线的征途。

图片9.png图片10.png

冷惠阳支援的是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她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坚持写日志传到后方。冷惠阳说,在病房,透过满是雾气的护目镜,能看到患者们一双双渴望生存的双眼。即便呼吸困难,身体虚弱,但他们仍然坚持吃饱饭,时刻关注自己各项检查指标;他们互相鼓励;他们互相打气。由于亲属不能在身边照顾,医护人员成了他们唯一的寄托。

图片11.png

主动请缨 成功为老年患者穿刺

有一天,冷惠阳本来可以下班了,但这时铃声又响起了,是接班护士的求助。她们给一位老年患者进行了 4 次静脉穿刺,由于年纪大血管硬化,弹性不好,加上防护装置一层又一层,确实比较困难。「让我试试看吧!」冷惠阳举起手,指指自己,示意大家。她放弃下班的机会,主动申请去穿刺。结果一针见血,身边的同事们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患者也给她点了赞!冷惠阳说:「当时我也没想那么多,能帮上忙我就很开心了,我们身穿防护服很笨重的,护目镜雾气也很大,视线不清,手套厚实更没有直观的手感。没想到,我运气这么好能一针见血,我还蛮激动的。我是江苏镇江第一批医疗队丹阳组的组长,我责任在身,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感谢大家肯定我,我更加有信心和动力了!」

图片12.png

心疼患者 主动把软面包省下来给她们吃

冷惠阳所支援的病区 27 床 87 岁的老奶奶牙口不好,医院发的米饭她吃不下,冷惠阳第一时间想办法帮忙解决,把自己的粥留下来,一口一口的喂给老奶奶,奶奶喝着喝着就忍不住流泪了,她紧紧握住冷惠阳的手,表达感谢!随后,冷惠阳又联系护士长,今后把老奶奶的餐饭改为流食。回到驻地,她依然牵挂着老奶奶,自发的把队里发的软面包也省下来,带给老奶奶吃。她还发动队员们纷纷把巧克力、饼干、水果都带去给其他患者们。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小小的举动,带给患者们更多的安慰与鼓励。

图片13.png

再次逆行 转战肺科医院

在武汉驰援了将近 2 个月,当武汉疫情趋于稳定,其他医疗队陆续归来,冷惠阳依旧要坚守在武汉,她二次逆行,从中法新城院区转战武汉市肺科医院救治重症患者。冷惠阳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在这全球疫情蔓延的形式下,看到欧洲太多的重症患者得不到救治,死亡率很高,她很能理解患者那种绝望的感觉,作为中国医疗队的医院,非常荣幸。

图片14.png

春暖花开,花朵正艳。终于,在经过 70 多天的支援后,冷惠阳踏上了回家的路。她在飞机上记录下自己的心情:「今天,是我回家的日子,有点不舍,我以为我可以很坚强,然而,对武汉挥手告别的时候,泪水终究还是忍不住。我会记住那个每天对我说早点休息的老奶奶;那个邀请我们去武汉吃热干面的老爷爷;那个对我们深深鞠躬感谢的女大学生;那个英雄的城市……还有我亲爱的战友们,我们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认识你们,让我毕生难忘!」

图片15.png

新的开始,新的出发,冷惠阳说回家后接受隔离,重回岗位,坚守 初心,把那段宝贵的「武汉旅程」藏在心底,再前行,再追梦,再做萤火虫!」


编辑: 连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