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思绪是否被负面想法占据?如果您关于人、关于事、甚至关于自己存在负面想法,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心理医生 Scott Bea 通过以下问题回答了为何许多人会受困于负面想法,他还解释了如何获得更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01
Q:负面想法会造成哪些问题?
A:负面想法会让人对世界、自己和未来持悲观态度,自我贬低,让人觉得自己不配活在世上。
心理学家认为负面想法和抑郁、焦虑、长期忧虑和强迫症有关联。不过,几乎所有人都会有负面想法,即使那些生来乐观的人也不例外。
这是因为人脑天生如此。人脑中的杏仁体和边缘系统的使命就是洞察威胁,保证人的生存。史前时期,也许非洲大草原上风和日丽,但是人类能够训练自己警惕捕食者,发现危险。
如今,即使生命威胁已经很少了,但是我们大脑中负责洞察危险的部位仍然活跃。如今我们面对的威胁更多是意识方面的,包括经济状况、自己是否被爱、事业是否成功等。这些事让我们心神不宁。这也就是我们在周日晚上想到上班就恐慌的原因。
02
Q:负面想法会成为习惯吗?
A:肯定会。如果我们不断担忧,那么我们只会越来越擅长于此。担忧是一种我们称作程式化自我安慰的过程。我们想着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情,然后会想尽所有能够度过难关的办法,以此来让自己冷静。
但是这种自我安慰是一剂效用短暂的药,就像咖啡因。如果您用咖啡因来对抗疲劳,那么您用得越多,时间久了就会越疲劳。人们说:「人越老,担心的越多。」这就是因为人们在不断练习担忧。
另外,即使我们演练了几千种可能的情形,事情终究只会有一种结果。大约 94% 的情况下,我们担心的事都不会发生。通常真正发生的往往是我们根本没有担心过的事。
我们总是被负面想法包围,这和媒体总是喜欢报道负面新闻也有关系。媒体知道人们比起好事,坏事更容易被吸引。
03
Q:有没有可能改变人的想法?
A:比起改变想法,我更建议改变对待想法的态度。我们每天会自发产生约 5 万条想法。不论这些想法是正面还是负面,它们都会侵入我们的意识。那些负面的想法更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或者产生「粘性」。
我建议学会观察自己的想法,而非陷入其中。正念练习可以帮助您脱离想法之外。比如:
用 5-10 秒钟来关注自己的呼吸或脚步。
再注意那些转移您注意力的事情。
然后将注意力转回到呼吸或脚步上来。
被负面想法分心时,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下的某些事物上,比如眼前的景象、气味、声音、味道或感觉。
正念还能帮助我们多关注一些好的事物,让我们能够系统性地观察当下发生的好事情。我们会看到其他人身上的优点。赞美能帮助我们留意到事情好的一面。 我们可以记感恩日记,寻找那些美好的事情。在入睡前记感恩日记尤其有用。
04
Q:保持乐观的想法是否会改变大脑?
A:是的。我们发现当人改变习惯后,脑回路也会发生变化。坏习惯很难用好习惯代替,因为习惯根植于脑中。
但是当新习惯形成后,就会产生粘性,变成条件反射。我们可能一开始会抵触某个运动计划,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它会变得自然。同理,我们可以尝试培养对待想法的新习惯。
也正是因此,正念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解决社会焦虑、强迫症和抑郁等问题。正念能帮我们放弃一味强求,学会接受现状。
05
Q:用更达观的态度来思考会怎么样?
A:想法会影响看待人生的态度。
积极的想法会培养自我接受度和自我效能感。 也许您具有给予的天赋,能让他人的生命更美好。赞美他人就有这样的效果。赞美会带来喜悦,让人感觉更好,发挥出更大的潜力,也让世界更美好。
乐观练习还能帮助您在工作中找到豁然开朗的路径。如果您是一名律师,或许您会从对抗性的角色转变成支持性的角色。
培养乐观精神甚至还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让我们自我感觉更好,也获得一个更美好的人生。
内容来源:克利夫兰医学中心
关于绿叶医疗克利夫兰医学联合项目
绿叶医疗与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战略合作-克利夫兰医学联合项目,将在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打造「以价值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国际综合医院。这将是「克利夫兰医学联合」全球首家医院。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