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病毒亦毫不畏惧——咽拭子采样人

2020-04-03 16:34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在吴川市妇幼保健院,有一个 4 人小组,负责院部发热患者及住院病人的咽拭子取样工作。她们分别是周凯莹、陈巧云、肖晓玲、林诗敏。她们都是 95 后,年纪轻轻,却勇于担当!

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通过咽拭子采样进行核酸检测,是诊断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其中一条至关重要的指标。咽拭子是从咽峡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如果咽拭子标本采集的质量不合格,就有可能导致核酸检测不准确,既浪费医疗资源,而且对疫情防控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作为咽拭子采样人,必须操作严谨规范,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以保证患者与医务人员自身及周围人们的安全;而标本的采集与保存、运输也要注意无菌操作,并确保采集标本合格及保存的有效性、运送的安全性。‍

从事咽拭子采集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更高。咽拭子采样需要被采样人张嘴,将棉签伸进患者喉咙,擦拭扁桃体、颚弓。一个张嘴的动作,意味着可能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飞沫。她们穿着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戴着紧绷的口罩和满是雾气的防护眼罩,头上扣着笨重的防护面罩,由于行动不便,采样这个精细活儿也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当护目镜蒙上了一层汗珠之后,视线会变得模糊,她们只能尽量靠近患者,以便能准确采集到合格的咽拭子标本。由于条件反射,有些人会突然喷嚏、咳嗽,直接喷向采集的医生护士,采样人此时与患者相距不足 50 厘米,即便全副武装,稍有不慎,还是有可能被感染。每采样一个人,就有可能与病毒「面对面」一次。

从疫情防控开始,她们就成为并肩作战的小伙伴,4 个人轮班,一个班次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每天周而复始,却没有一个喊累说苦。当人们问她「不怕吗?」肖晓玲说:「说不怕就不诚实了,因为我是医者,永不言「怕」,只是他们需要我,我就来。」

9cd162a57ded816bb1d5af0697858e8.jpg

「来,小朋友好乖,看这边,嘴巴张大。」 周凯莹用手机上的小视频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左手迅速用压舌板压住舌头,往下一摁,右手持无菌拭子迅速采集标本。

296618fa264583ebd3179c3b8f1fc42.jpg

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伯来到咽拭子室,陈巧云轻声地向老伯解释采集注意事项,嘱咐他不用害怕,然后快速而轻柔地帮老伯采集标本。

f51d459ec41f26cbc8e56642229011e.jpg

看到我们去拍照,4 人组中年龄最小的林诗敏比着个胜利的手势笑着说:「很快,我们就能脱下防护服了。」

bbaf21f15a4d3b681f5fa8f2bdc7114.jpg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正常的生活,但同时也让我们发现更多人性的光辉。她们筑起疫情筛查第一道网,承担着这份最危险的工作,却毫无怨言,明知有感染风险,却从不退缩,她们很平凡,却做着伟大的事。她们身上体现的正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们的本性,有这么一群执着的医者,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向所有奋战抗疫的人们致敬!

文/柯莹影

图/张耀尹


编辑: 连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