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2020-04-02 16:07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抗战还没结束,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存济口腔的首批支援医护已在前线连续工作了 20 天,这大半个月,他们一天都没有休息过,却没有一句怨言。

——「我们很好,我们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今天是另外三位医护的故事,她们是曾经冲在非典一线的季清皎,默默无闻的守护者张水玲,以及天津塘沽爆炸事件也同样位居前线的胡梦茹。

01 正畸科主任,季清皎:「非典都扛过来了,这次发生在家门口的疫情就更不能往后退」

医护人员为进出隔离点的人员测量体温.jpg

(季清皎为进入隔离点的人员测量体温)

在我院众多前线医务人员中,季清皎是最难采访的一个对象。不是难沟通,而是没时间沟通,总是聊完上一句,还没来得及说下一句的时候,她就被分配了新的工作任务。

2 月 6 日,我院医疗队接下了一处更大的隔离点,但人员不增。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的工作量在原有基础上又加了一倍。季清皎说,作为此次医疗队的队长,我首先想到的是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打有准备的仗。

「我急忙向组织申请了一批物资,包括防护服,口罩,护目镜,酒精,还有部分生活用品方便面、饼干、牛奶等。医院的小伙伴也是非常给力,当天就送来了,还有我们的老朋友原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屈铁军教授,现灵格口腔院长,听说我们缺物资,马上安排捐赠 100 个 3M 口罩,200 个普通医用口罩,30 件手术衣。他们也是冒着风险啊,非常时期能有这样的义举,让我感觉非常感动。」

武汉存济口腔医院即将把物资捐赠至各一线单位2.jpg

小编:现在隔离点的情况怎么样了,隔离点里有出现确诊么?

季清皎:目前,我们每天为隔离人员测体温,如果有发热现象,我们则换成水银体温计,连续检测,如果连续两天体温偏高,就必须通知社区转院检测,有的是这几天就在等检测结果的。这些人里面一旦发现确诊,会立即通知医院。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工作很顺利,没有遗漏疑似,也没有延误确诊。

为隔离人员测量体温.jpg

除了日常工作,我们有时候还要处理一些「意外事件」。比如隔离点不能开空调,我们给每名隔离人员都发了一个热水袋,有的人不会用,不小心把自己烫伤了,我急忙安排魏医生和彭护士长去处理。还有的隔离人员需要购买生活用品、药品,糖尿病人需要注射胰岛素,都是我们来做的。忙完后我们回到自己的房间再消毒,情况比我想象得要复杂一些。

小编: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量大吗,还可以承受么?

季清皎:现在我们每天三班,最晚要上到夜里 12 点,有时候一晚上都没法休息,连轴转,确实疲惫。只能忍着呗,忍到疫情结束,大家才能如释重负。其实有时候也觉得还好,隔离人员和我们经常交流,彼此鼓励,有时候他们会心疼我们,点外卖买些食物啊水啊给我们,大家就像家人一样互相关心。想到这里就觉得不那么累了。

季清皎在请战书中写道自己曾经历过非典抗战,先生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所以面对这种情况绝对不会退缩,这是一个医生最基本的心态。「非典都扛过来了,这次发生在家门口的站疫就不能往后退,我有信心,我们会胜利的!」

02 综合科护士,张水玲:「居家隔离,也要保持身心愉快呀~」

张水玲是湖北麻城的,今年疫情爆发她没选择回去过年,而是留在武汉听候组织的任务,随时准备着,有困难就上。张水玲告诉我,自己一直住在哥嫂家里,他们俩也是医疗体系的,从大年三十到现在就没怎么落过家。我看在眼里,默默感动,同时也鼓励着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接触隔离的病人为武汉存济口腔医院的医护写了一封感谢信.jpg

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1 月 30 日晚上,在群里得知我们医院医护人员被征用,可以上前线支援,我毫不犹豫就报名了。

「报名后,我瞒着父母,怕他们担心,只告诉了哥哥嫂子。后来父母也知道了,但也没说什么,只让我照顾好自己,尽自己的责任。」我点点头。说实话,我们一家子都不善表达,只知道默默无闻地做事,事做好了,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在隔离点工作的这半个月,张水玲除了工作就是刷新闻,偶尔听听音乐缓解压力。张水玲开玩笑说,可能是刷新闻让精神太紧张了,最近胃口不怎么好,幸好魏医生带了一瓶老干妈,大家胃口全开了,国货威武,哈哈哈!回去后我要多囤几瓶。

小姐姐最后还不忘提醒大家,玩笑归玩笑,居家隔离期间劝大家还是少看手机刷新闻,能在家看书听音乐,或者运动运动,保持身心愉悦也是极好的。现在数据已经出现下降趋势,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会相见啦~

03 放射科护士,胡梦茹:「非典时你们保护 90 后,这次换 90 后保护你们」

「非典时你们保护 90 后, 这次换 90 后保护你们!」胡梦茹就是这些 90 后中的一员。平时的她,也是个爱笑爱闹的小姑娘,有自己的 cosplay 爱好,喜欢在网上吃吃瓜,和朋友聊着没心没肺的天。

企业微信截图_0970ccd7-a394-40de-b5f6-bfca1ea86061.png

(胡梦茹的 cos 造型)

自从接到组织求救信号那一刻开始,她想都没想就报名了。胡梦茹说,其实也害怕被感染,但我好多朋友同学都在一线,我就感觉不怕了。救死扶伤是天职,是一种使命感,不容许你往后退。

2.png

(早在 2020 年 1 月 23 日胡梦茹就在微博上表示自己心急如焚想出征前线)

一周以来,和隔离人员接触,我也见证了很多感人的瞬间。

有位四五十岁阿姨,突然有天跟我们说她想去医院,老公因新冠肺炎刚刚离世,想回去看最后一眼。本来隔离点是不允许任何人离开的,但大家还是不忍,给她做好隔离措施后,嘱咐几句,就送她走了。后来阿姨回来了,神情很沮丧,她什么都没说,我们也不敢问,最后送她回房间时,阿姨转头给我们和保安大哥鞠了一躬。

这一鞠,我们眼睛都湿润了。就好像是一次告别,告别她的过去,她的前半生,告别再也无法说出口的最普通的那句关怀。这一刻,我觉得今后可以不再多求富贵,只要能牵手到老,就是多么平淡的幸福啊。

医护人员在一线为大家加油打气.png

除了温暖别人,我们也有被温暖的时刻。隔离点有个小哥哥,看我们这几天连续辛苦加班,给我们点了一箱饮料,说是一点心意,不要钱也不愿意留名。

还有暖心的口味堂餐厅,为了保障我们的体力,跟上营养,免费给我们提供美味盒饭,饭盒上还写着鼓励的话——「哪来的岁月静好,不过是你们替我们负重前行,致敬最美逆行者」、「愿日夜守候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都平平安安」、「我们去武大、东湖看樱花,一个都不准少」……说实话我这个人泪点低,看到这些想掉眼泪。

这个世界上,需要被拯救的人很多,我们要感谢每一个施以善意的人。胡梦茹小小的身体里,就总是迸发着这样的善意,支撑着她做下一件又一件好事。2015 年,胡梦茹毕业去了海南省肿瘤医院工作,曾在路上急救过一个晕倒的人。

胡梦茹说,其实当时的急救经验也不是很丰富,但看周围完全没有人帮,我才主动上前说试试,毕竟已经是一名医护工作者,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要冲在前面。当时我们所处的位置离医院不远,我急救完成后,病人被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说实话,完成急救的那一瞬间,我的腿都软了,心跳很快,在原地杵了很久才缓过来。说到底当时还是个小白,现在已经成熟多了,就算有突发急救,也能应对这种情况。

胡梦茹在天津进修期间发生的天津塘沽爆炸事件,也让她印象深刻,那时她也在一线护理,和危险正面作战。

胡梦茹在微博里写道:我记得当年震碎的玻璃,被烧得只剩架子的消防车,被二次吞没的消防战士,无辜的伤者,被电话叫醒去急诊加班的同事和主动接送的爱心车主……当时我也害怕,但穿上白大褂的那一瞬间,就是责任,我为自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而骄傲。同时,也希望这样的流血流泪事件再也不要发生了,平安才是福。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致敬最美逆行者。


编辑: 连花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