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妈妈:
你好!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给你写信!记得小的时候我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你都会着急上火,这次报名以后迟迟不敢跟你说就是怕你担心。刘可说我走以后,你在家天天看了新闻就哭,吃不好也睡不好非常焦虑。我心里很难受。妈妈,请你不用太过担心,我在这边工作的内容和在单位是一样的,我以前在重症监护室的时候工作强度也非常大,我不是也坚持过来了吗?你的女儿已经长大了,她已经从当初那个懵懂护士学生妹成长为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医护工作者。我知道你希望我留在你身边,但是现在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地方会比武汉更需要我们这样的医护力量。我在这边的战友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我们这个团队的防护工作做得非常好,没有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你就放心吧哈。
妈,我空了就会给你打电话或者微信视频的。今年没能陪你过生日,等我回来了,一定、一定、一定给你补起!祝愿我最爱的妈妈身体健康,每天都有好心情!
女儿:秀丽
写这封信的,是我市第一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朱秀丽,来自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妈妈在 34 岁的时候生下了这个老朱家的「三妹儿」。因害怕年迈的父母尤其是情感丰富又敏感的妈妈担心,「三妹儿」瞒着他们,选择了出征武汉。
截至 3 月 6 日,朱秀丽和她的同事们已经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勠力奋战的第 38 天。对秀丽妈妈来说,这可能也是她最牵挂女儿的 38 个日日夜夜。
大年三十,晚上八点多,她的手机铃声响起,护士长通知湖北医护人员已经告急,需医院派出人员支援的时,朱秀丽没有丝毫犹豫:「我去!」她告诉了同为医者的老公,考虑到老人家的年纪和情绪,两个人默契地选择了隐瞒。
大年初一上午,秀丽和其他的援湖北医疗队参加了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培训会,为出征做好万全准备。培训会结束后,就立即和姐姐赶回了大安老家。可刚到家没说上两句话,就接到下午参加医院援湖北医疗队出征誓师大会的通知。她说其实有好多次,话都到嘴边了,看着妈妈开心的样子,又活生生地咽回去了。妈妈还生怕耽误她的工作,说:「搞快点,搞快点,三妹儿下午要回医院头开会,赶紧把菜整起。」临走时,她还是假装像往常一样憋了句话出来:「爸、妈,我走了哟,你们两个要开开心心,多保重哈。」她怕自己忍不住,说完就大步走出了家门,可她又是多想转身再看看爸爸和妈妈......
就这样,母女俩联系上的时候已经是她到武汉安顿好的时候了。为了缓解妈妈的担心,秀丽有空的时候都尽量留给爸爸妈妈视频,好让妈妈多看自己两眼,并把自己吃的饭菜给妈妈看,让她放心。因为妈妈不会使用微信视频,她每次跟爸爸微信视频,爸爸都会大声喊妈妈:「快点,快点,三妹儿打电话来了,快来看,你不是天天都想看她的嘛。」
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老公说,虽然她去武汉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可妈妈每次看了电视里对疫情的报道,尤其是武汉疫情的报道,妈妈就会忍不住流泪,又泛起对女儿的担心和牵挂。
解铃还须系铃人吧,做女儿的想让妈妈放心,让妈妈少流泪,大大咧咧的秀丽就写了人生中第一封给妈妈信。
秀丽说,做儿女不想父母是不可能,我们也是普通人,在这里,我也时常会思念妈妈的小炒时蔬。我的孩子今年也三岁了,我能感受到爸爸妈妈深深的牵挂。妈妈总说我是她身上掉下的肉,是她「心尖尖儿」,她哪里舍得我去「冒险」。可疫情当前,作为一个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国家需要我们,武汉需要我们,患者需要我们,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我今生无悔。我只是千千万个医护儿女中普通的一员,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努力、更加努力地奋战,多救护一个患者,就少一个母亲流泪,少一个家庭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