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不忘,「疫」心守护

2020-03-28 14:29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他,是一名武汉人,在得知武汉疫情的第一时间,他就报名回家乡支援。接到通知后,2 小时内打包行囊,带着对家乡的牵挂和沉甸甸的使命感,随第七批上海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统筹上海医疗队心理援助工作,为病患及医护人员提供心理疏导。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科主任——彭代辉教授。

持久疏导和心理支持至关重要

丁香园:请您谈谈这段时间在疫情一线工作中,了解到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及其家属,他们从发病、入院延续至患者治愈出院过程中,在心理方面出现了哪些状况?您和您的同事(团队)在一线是如何开展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辅导工作的?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

彭教授:「新冠」病患及其家属常见五个阶段的心理状态变化——「否认」「愤怒」「商讨」「接纳」「焦虑/抑郁」。 例如:在疫情初期,有病人向医护人员发泄心中的怒火,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确诊之后内心愤怒感的宣泄。家属及大众的恐慌也是早期的常见情绪,由于初期对「新冠」的不了解、该病的强传染性、确诊人数的迅猛上升等,带来群体性的恐慌会「感染」每一个人。关于「接纳」,在方舱医院建立初期,如果有一个病人不配合,就会影响整体的防疫管理,随着流程的完善,大部分病人都能够较快接纳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当然,这个过程中许多患者会焦虑、失眠等,部分患者创伤较大的话甚者出现抑郁情绪。有鉴于此,我们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  针对患者及康复后回归社区生活的人群采取广泛持久的心理疏导。

上海市卫健委协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制作印发了一系列心理支持海报共计 784 份,覆盖各医疗点,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病患和医护人员扫描海报中二维码后可获取「阿基米德电台」新冠肺炎相关的 45 条微广播,主要分 3 个板块,分别为疾病科普知识、缓解负面情绪的自助方式、针对失眠解决方案。

•  培训护理团队基本的心理支持技术,有效提升心理救援传递效率。

我们也对方舱的护士进行了简易的心理咨询培训,他们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心理救援辅助作用。她们的聆听、鼓励、陪伴、交流以及共情等,对于病人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安慰。对新冠肺炎患者,我们要采用的是针对危机事件应激心理状态的干预方式,不强调心理干预的技巧,上述几种心理支持就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干预方式。

23.jpg

(图片:彭代辉教授提供)

倾听、陪伴和共情,热线、面谈与守护

丁香园:医护人员初次到达疫情一线时,他们当时的心理情况是怎样的?面对这些「初到战场」时的种种心理表现,您们当时提供了哪些应对建议?

彭教授:湖北以外地区的「逆行者们」主动报名支援前线,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身,让他们大部分在抵达疫区前进行了心理建设。对比而言,本地医护在面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繁重的救治工作时,并未来得及进行充分的思想准备。即便是做了心理准备,在疫情初期医护人员的压力也非常大。由于初期对于疾病的掌握还不够清晰,医务人员和普通人一样,也会有可能被传染的焦虑。医务人员可能比普通人群更好更快地接纳「新冠」相关知识,随着了解的加深,协助医务人员接纳自己的焦虑,不良情绪也可以随之缓解。

持续面对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将会出现身心倦怠感,尤其是前几批医护人员接触到较多预后不良的危重病人,这种负面医疗结局对于医护人员而言也是一种创伤。尽管后期他们逐渐看到越来越多病人好转,但是早期的焦虑情绪加上部分的负面医疗结局对于他们的创伤应激是强烈的。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免将这种无力和倦怠内化成为对自己的否定,从而预防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或者抑郁。我们国家抗疫过程中,全面铺开了对于医护人员的心理救援,就是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当然,医护有不同的个性基础及应激应对方式,并非所有的医护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我们覆盖了上海医疗队全体一线医护人员心理支持工作。具体来说,更多的是倾听、陪伴和共情,让他们有一个情绪的疏泄方式,让他们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我们同时也上线了「阿基米德电台」医护版,其中包含 20 条针对抗击「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如何进行心理调节、自我放松等相关微广播。同时,我们还开通了 24 小时心理热线、线下面对面访谈等工作。

24.jpg

巴林特小组活动(图片:彭代辉教授提供)

我们也不过是身负白衣使命的普通人

丁香园:作为此次疫情防治的一线医生,您和您的(同事)团队在疫情期间是否也有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出现这些变化时您是如何克服的?

彭教授:我们心理救援团队内部会进行互相督导。每周我们定期进行微信会议或者巴林特小组活动,交流、倾诉自己遇到的一些案例或者情绪问题。心理救援队成员要接触「新冠」患者,涉及到病人的联络会诊、协助火线的医师护士进行心理宣教和诊疗管理,因此他们和火线的医护面对同样的应激。心理团队也要面对诸多负性信息,如患者的不良转归和医护的情绪疏泄,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督导、疏解和及时的自我觉察和自我调整。

专业部门及人员为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丁香园:随着国内的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有些地区的疫情工作也已经结束,将有大批的医护人员从一线归来,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面对这种状态的转变,请您分享一下有哪些专业的心理建议,可以帮助他们平稳的过渡?

彭教授:针对这个问题,各级医疗队返程后会在隔离过程中备有心理咨询师。在应激后休整阶段,所经历过的好的、不好的记忆将可能会在脑海中循环反复,这种强烈应激所引起的强烈的记忆会影响平稳的过渡,部分会出现闪回、梦魇等,这些都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支持。首先引导对不良应激的告别,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避免过度卷入及过度替代共情。也需要通过认知矫正,引导他们从认知上的接纳。此外,我们也推荐一些呼吸放松技巧,如正念、冥想和呼吸肌肉放松等。

结语:

我们坚信,至暗时刻就意味着光明即将到来。雷神山医院传来好消息,第 999 名和第 1000 名患者出院,这对夫妻在领取出院证书时发誓,经历这些之后,他们要一辈子一起走下去。在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所带来的阴霾已逐渐消散。尽管 2020 有一个不平凡的开年,但我们相信,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我们所经历的那些创伤也会随着时间而逐渐淡去,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段难忘的日子内化成一段人生百态异样的经历,继续向着光明前行。

编辑: 李晓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