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的文献解读分享了两篇发表于《中华护理杂志》关于人力资源调配及管理的文献。这一期文献解读重点为职业防护流程、规范。第一篇文献探讨综合性医院非隔离区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第二篇文献探讨基层非定点救治医院的防治应对措施。无论大型综合医院还是基层医院,都可以研究如何通过制定应对措施进行有效防控。
《综合性医院非隔离区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精细化管理》
徐彩娟,金静芬等,中华护理杂志
摘要:
利用精细化管理理念,以专业化为前提,制订非隔离区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标准,系统化落实各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网格化稽查,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团队间及医患间有效沟通,数据化反馈结果促进质量改进。结果表明院内员工无继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院内全员口罩佩戴率、流行病史筛查率、环境及医疗用品消毒率均为 100%,患者及家属的口罩佩戴正确率为 73.79%,手卫生正确执行率 40.78%。精细化管理策略在综合性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非隔离区域的防控措施有效,患者及家属的口罩佩戴正确率及手卫生执行率需要进一步改进。
文献解读:
该医院是一家综合医院,作者通过制定精细化管理用于非隔离区域防控措施。首先作者所在护理部与医务部共同制订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各类员工防护标准,门诊、急诊、病区、行政办公区域的防控措施。作者用图表方式跟据区域/岗位对于员工防护标准进行了总结。
区域或岗位 | 防护标准 |
行政办公区域工作人员 | 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 |
医院入口筛查、普通门诊、普通病区人员 | 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 |
发热门诊人员(无湖北冠状病毒流行病史患者就诊区域) | 专用工作服、工作帽、N95 口罩、一次性隔离衣、乳胶手套、护目镜、普通采样时外加面罩 |
发热门诊人员(有湖北冠状病毒流行病史患者就诊区域、或采集冠状病毒呼吸道标本时) | • 专用工作服、工作帽、N95 口罩、一次性连体防护服、乳胶手套、护目镜 • 采集冠状病毒呼吸道样本时外加面罩 |
隔离病房人员 | • 专用工作服、工作帽、N95 口罩、一次性连体防护、乳胶手套、护目镜 • 执行采集呼吸道样本尧气管插管尧吸痰等可能发生气溶胶或喷溅操作时,外加面罩,必要时佩戴呼吸头 |
呼吸门诊、急诊抢救室人员、接触医学观察患者人员 | 工作服、工作帽、N95 口罩、一次性隔离衣、乳胶手套、护目镜 |
口腔科门诊操作人员 | 工作服、工作帽、N95 口罩、一次性隔离衣、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 |
放射科人员(拍摄冠状病毒感 染可疑患者影像学时) | 工作服、工作帽、N95 口罩、一次性隔离衣、乳胶手套、护目镜 |
在防控措施制定完成后,作者要保证防控措施系统化落实,进一步进行网格化稽查。护理部通过成立培训、教育、督查 3 个功能组,采用全院区域网格化管理,按地理区域网格化划分为 108 个单元。培训组对全院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教育组制作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资料。督导组负责制定各区域稽查表,每天实地稽查指导护理单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最后作者对稽查结果进行了公布,内全员口罩佩戴率,流行病史筛查率,环境医疗用品消毒率均为 100%,患者及家属的口罩佩戴正确率 73.79%,手卫生正确执行率 40.78%。
医学点评:
该论文作者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文章提出精细化非隔离区域防控措施,通过数据化反馈结果评价措施是否得到落实,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改进。对于患者家属佩戴口罩正确率和手卫生执行率较低,分析原因与大众日常习惯有很大相关性,同时也有部分患者因为佩戴口罩时感觉胸闷不适。因此作者提出正确口罩佩戴和手卫生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难点,仍然需要加大宣传和督促力度。
《基层非定点救治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措施》
温春良,路海云等,全科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基层非定点救治医院的防治应对措施。[方法] 医院紧急组建多部门联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领导小组和护理志愿服务团队;建立医院发热病人「关隘式」筛查哨口和发热病人/疑似病例分诊、转诊等工作流程;加强各类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和卫生宣教;强化特殊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从 2020 年 1 月 25 日全体医务人员返岗至 2020 年 2 月 2 日门急诊就诊量为 8,913 人次,初步筛查出发热病人 221 例,及时转送至发热门诊;期间发现疑似病例 13 例,1 例核酸试验阳性,及时转定点救治医院,未出现发热病人的漏诊、误诊情况;全院医护人员没有出现院内交叉感染。[结论] 多部门协调应对,建立有效的发热病人「关隘式」筛查制度和工作流程,通过采取科学准确的风险评估方法,保证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及疫情传播。
文献解读:
此文章的结构是背景,资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应对措施)。作者首先在方法中对制定防护措施进行了描述,包括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领导小组;建立医院发热病人「关隘式」筛查哨口;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普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的卫生宣教;和医院环境管理。结果中强调所有发热病人按流程转送至发热门诊,没有出现发热病人的漏诊、误诊现象,没有出现医护人员感染,院内交叉感染。
应对措施的讨论中,作者进一步在对门急诊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包括加强消毒、隔离及防护制度、首诊负责制、发热病人的筛选、转送制度及工作流程等。其中防护措施落实的重点是建立医院发热病人「关隘式」筛查制度,通过设置预检分诊专人专岗的工作制度,和门急诊就诊制度流程的落实。同时,作者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快速指南(第三版)」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预检分诊工作要求》加强防护工作,确保医护人员安全。
医学点评:
文章作者来自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文章探讨基层非定点救治医院的防治应对措施。论文撰写的方式是背景,资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应对措施),是大家比较熟悉论文的结构。在结果展示的数据来看,护理人员相关数据包括护理人员总人数,年龄和参加新冠防治工作的护理人员人数;患者相关数据包括 8 天内本院的就诊人数,发热病人人数占比,疑似病例数和确诊病例数;对于基层医院非定点救治医院防治的工作重点是筛查病例和预防院内交叉感染,该论文结果表明防护措施得到了较好地实施,有效地筛查疑似病例并且预防了院内感染。
下一期的文献解读护理篇中,我们又为大家挑选了 2 篇关于危机事件中护理工作者的心理干预及调适的文献进行解读。敬请关注。
参考文献(点击查看完整文献)
1. 综合性医院非隔离区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精细化管理,通讯作者:徐彩娟
2. 新基层非定点救治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措施,通讯作者:温春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