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一场疫情汹汹来袭。
疫情的消息传至鹰潭,鹰潭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快速做出反应,踊跃投身「战疫」、共抗时艰。
整个鹰潭,立即全面吹响「青春集结号」, 一支支「青年突击队」冲锋而出。
中华崛起,民族复兴,既有岁月静好,也有负重前行。每当国家和民族有所需求,鹰潭青年的身影总是及时出现,从未缺席。
鹰潭市人民医院作为本地区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市级定点医院,从 1 月 25 日开始收治第一例疑似患者起,到目前已经累计收治 13 名确诊病例、多例疑似和隔离留观患者,1 例治愈出院。
在疫情出现的第一刻,全院的团员青年积极响应,主动请战抗击疫情,首批有 5 名医生和 9 名护士进入到隔离病房,均是 80 后、90 后。
护士们的平均年龄只有 26 岁,最小的 22 岁,这些戴着防护罩的医护人员,摘下面罩,是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面对这场疫情,他们说,如果要问自己怕不怕,肯定是怕的,但是这个工作岗位就是自己的使命,自己的职责,必须要坚守,医护人员如果不冲上去,谁上去呢?
△首批进驻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合影
隔离病房主任李勇:隔离病房的工作是忙碌的,我们吃饭都是见缝插针的。病房里的医生护士是三级防护,防护工作容不得一点马虎,一套「全副武装」穿戴下来就得费不少时间,穿着密不通风、紧缩的防护服也增加了不少诊疗护理操作难度,每日密切监护患者病情变化、抽血、雾化、配药、输液各项诊疗工作等,并向救治专家组反馈患者病情情况及时给予诊疗,此外,在隔离病房他们还得承担大量后勤的工作,打扫卫生、消毒、清洗、医疗器械维保等工作。
△医院隔离病房医护人员「休息」照,17 天的吃、住、工作在隔离病房内的日夜坚守,身体和身心健康都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只有通过隔离服背上的名字才能认出对方
隔离病房医生易书林:戴上护目镜、护目屏采集咽拭子确实会增加操作难度,但样本是诊断结果的重要基础,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对病人及早确诊或排除都具有重要意义。
△采集咽拭子是感染高风险操作之一
隔离病房护士张陈玮熠 :患者没有陪护,除了常规护理以外,我们同时也要负责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吃喝拉撒都必须管好,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营养支持和卫生保障。
△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
隔离病房护士吴佩瑶:护目镜经常起雾气,加上这个防护罩是个透明的,它还是存在聚焦的问题。这个精准点不是我平时用手指摸,摸着血管了,我常规这样穿刺,可能这个时候它就会没有那么准。
△护目镜起雾增加了工作难度
隔离病房护士周海燕:一个班 6-8 小时下来,口罩、防护镜就会把脸上勒出印痕,第二次穿戴的时候印痕处会勒的更疼了。我是第一个进隔离病房接病人的护士,一直坚守到现在,在我身边,感染科大家庭有一群 90 后的姑娘,疫情面前没有一个退缩,有人主动请缨支援武汉,有人希望先到隔离病房,到患者身边,共同抗击病毒,还有一群人无条件地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
△医护人员脱下隔离服时,脸上刻下一道道印子
隔离病房护士吴艳:今天 2 月 11 日生日,刚出隔离病房,下班后的工作餐,就是她的生日晚餐。
△工作餐就是生日餐
隔离病房护士段文青:这一头长发留了 3 年多了,头发剪了还可以再长,生命却不能有第二回,患者需要我们到他们身边去帮助他们一起抗击病魔,我们责无旁贷。
△为了工作方便,将留了 3 年的长发剪掉
第一隔离病房护士长张燕华:除了做好患者护理工作外,我们同样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变化,减少患者恐惧、惊慌,增强抗击新冠病毒信心,共同战胜新冠疫情。
△2 月 4 日,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精心准备了手书贺卡和生日蛋糕给患者「平安」庆祝生日
隔壁病房全体医护人员:目前疫情仍在持续,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投入到隔离病房第一线,第二隔离病房也于 2 月 10 日正式开始启用。
疫情战斗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更要敢于担当、坚守医学誓言,践行初心使命,坚决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我们都在期待同患者一起摘掉口罩走出隔离病房,与亲人团聚,一起迎接春暖花开。
抗击疫情,青年担当
这群可爱的人
逆行而上,直面病毒,成为勇士
让我们坚信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感谢有你,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人有你们在,中国一定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