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结果:软骨母细胞瘤
本例病例的诊断难点在于:常见病的少见部位。本题重点在于对病灶影像学特点的描述,以及良恶性的判断。患者青年男性、坐骨结节病灶内见小片状钙化,周围硬化边不完整,局部可见骨皮质破坏,但无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块不明显,因此判断生长特点倾向于良性病灶,首先考虑软骨母细胞瘤,需要鉴别骨巨细胞瘤,骨巨往往发生在长骨骨端,膨胀性皂泡样改变,可以突破骨皮质,重点一般内部没有钙化。
概述
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CD)又称 Codman 肿瘤、成软骨细胞瘤,为来源于幼稚软骨细胞(软骨母细胞)的良性肿瘤。CB 占全部骨肿瘤的 1.5 % 、原发骨肿瘤的 3.7% 。它有良、恶性之分,良性 CD 占 绝 大 多 数 ,少 数 具 有 侵袭 性 ,甚 至 发 生 转 移 或 恶 变 。男性比女性多见,好发于青少年,大多数在 10-20 岁,骺线闭合之前发生在骨骺,闭合之后发生在骨端。
临床表现
病程可数月至数年,患者一般都有慢性疼痛症状,个别病人可有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可有肿胀,可能是肿瘤局部的浸润或累及关节引起,可导致关节活动受限、肢体麻木、肌肉萎缩等。
发病部位
好发部位为长骨骨骺,其中胫骨近端、股骨两端和肱骨近端最为常见;亦见于髋臼、坐骨、髂骨、髌骨、跟骨及距骨、肩胛骨等;发生在脊椎骨者侵袭性较强。
红色为常见部位,绿色为罕见部位
诊断要点
1、软骨母细胞瘤有显著的发病年龄段和好发部位。以 10~20 岁最多见,绝大多数在 20 岁以前发病。
2、软骨母细胞瘤可发生在任何软骨化骨的部位,几乎恒定地起源于骨骺或与骨骺相关的骨端和骨突,部分可向干骺端侵犯。同时需要注意少见部位的发病。
3、病灶内钙化是软骨类肿瘤的共同特征,钙化常呈点状或细沙砾状。
影像表现
X 线片中病灶呈圆形、类圆形或多房状, 边界多模糊, 周围松质骨内可见斑片状硬化,范围较广,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硬化缘,相邻骨皮质可见膨胀性改变。由于密度分辨率较低, 因此仅少数可见病灶内钙化。与Ⅹ线相比,CT 对病灶内的密度差别,病灶周围的硬化边、骨膜反应、邻近关节积液及滑膜炎等细微结构显示的更为清晰;尤其对病灶内细小沙粒状钙化的检出十分敏感。髂骨、肩胛骨及坐骨病变以膨胀性骨质破坏为主, 其内有分隔, 部分病灶边缘见骨嵴, 局部骨皮质变薄, 可见破坏或断裂。
CT 表现:更清楚地显示病灶的细微结构、病灶分隔、边缘硬化及病灶内的钙化,钙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 X 线平片,尤其是细小的沙砾样钙化。
MR 表现:对软骨性肿瘤有较为特征性的信号变化,一般 T1 为低信号,或略高于肌肉信号,T2 为显著高信号,周围有低信号的硬化圈包绕。
参考文献
1. 王岩, 陈国栋, 于爱红, 程晓光. 少见部位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J]. 放射学实践,2012,27(8):889-892.2. 戴灼南, 司建荣. 少见部位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J]. 放射学实践,2012,27(7):785-788.3.Suneja R, Grimer R J, Belthur M, et al. Chondroblastoma of bone: long-term results and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intralesional curettage[J]. 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British volume, 2005, 87(7): 974-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