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城一家面包店火了,据当地媒体报道,这家店店主是浙大基础医学 7 年制学生黄晓斌,13 年毕业,之后放弃出国读博的机会,在学校附近开了店,这便是「 7 年制医学硕士面包店」的由来。
昨日下午,根据丁香园的到店观察,在不到 1 小时时间内,至少进出 7 拨顾客,他们口中几乎都念着同样的台词:「今天就卖光了啊,怎么最近这么快!」然后在零星货架上留恋搜寻,最后离开总不会空手而归。
最近几天,即使小店加量 50% 开售,货架依旧在下午 5 点之前便空空如也,但即使如此,黄晓斌的举动就连父母都无法理解:「卖面包初中毕业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读研究生?」
此外,网友们对媒体报道赋予的「医学生转行做面包」头衔,他苦笑:「我本来就不学临床,哪来的医生转行一说!」黄晓斌认为,这种解读有 30%~40% 失真。
尽管毕业之前就发了 2 篇 3 分的文章,但文章依旧会被导师评价为「科幻小说」;外人说他转行,他却回应做面包和做科研相同,都是「控制变量、优化条件、得到最优结果」;他性格执拗,不爱条条框框便跳出 7 年本硕路,开了面包店。
今天,丁香园与黄晓斌面对面,聊聊他「弃研从厨」的小故事。
1 问:这几天被人问到最多的话题是什么?
黄晓斌:大部分与医学有关,比如为什么不做医生之类。但我是学基础医学的,本来就做不了医生啊,所以有人解读我是放弃做医生来开面包店,就是错误的。倒是小店的几位股东里,有几位工作辛苦的临床医生。
2 问:当初为何选择基础医学?毕业后怎么又转行做起了面包?
黄晓斌:选基础医学、读硕士都是因为我喜欢做研究,毕业之前就发了 2 本影响因子 3 分以上的国际期刊。
对我们这类专业,最好的就业方向是做高校老师,但现如今没有海外背景的是入不了高校,所以我大部分研究生同学都在国外读博。原本我计划出国读博,但因为英语不太好(考试用的),而且我发现,科研的成就既需要努力,也看运气,而且人越往上走,受到的限制和条框就越多。偶然机会看到了 BBC 的纪录片《保罗教你做面包》(严肃英语看不懂,电视剧就很溜),于是就动了改行做面包的想法。
3 问:你在烘焙业零基础,哪来的自信认为会成功?
黄晓斌:看了 BBC 之后,我开始研究如何做面包,想了很多点子,后来发现别人都一一在实践(是另一部动画片),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况且,我把周围的面包店都吃过了一遍后,他们这么难吃都能开下去,我的更没问题。
4 问:我看此前报道中,你爸妈说做面包初中生水平就够了「为何还要读到硕士?」你怎么看?
黄晓斌:做面包和做实验本质上一样,都是一个「控制变量,优化条件,得到最优结果」的动态过程。我做面包讲究用天然酵母,酵母的养成过程就如实验室养细胞,最终得到最好的结果。
而且做面包能自由得发挥创意,融合自己的想法,但做研究不行。
5 问:你的生物医学背景赋予你哪些优势?
黄晓斌:有很多啊。讲个印象深的。
之前我们推出过一款无花果面包(现在没有了),我用浸泡过无花果的水来和面发酵,第二天发现面粉不但没发起来还都滩了,试了几次都不行,很崩溃。一次买无花果的偶然机会,听老板说,无花果养胃。我便开始琢磨,难道是因为无花果在浸泡过程中释放了消化酶,所以发酵出来的面团才如此?于是,我改用煮的方法来提取无花果水,之后发酵的面团就成形了。
6 问:现在小店经营得怎样?日后的规划呢?
黄晓斌:我们的店在学校附近,所以受寒暑假的影响明显,而且学生对价格很敏感,产品定价不能太高,之前说的无花果面包,就是因为成本问题下架了。
小店开了 3 年了,目前盈余有限,好在股东都是朋友,没记着催我。不过,我们说好开「百年老店」的,现在才三年呢。
后记
眼神是可以泄露人的喜爱,面包对黄晓斌就如此,在他口中,面包是活的,看到面包烤裂了花纹,会用「父亲培养的孩子长大成人般的喜悦」这样的形容词。黄晓斌的例子并非是鼓吹 「学医转行」,他的本质是一学生毕业创业了。
他只是一个故事,一个可以发生每一个人身上的故事,一个不需要被过度解读的故事,就如他说的,我喜欢读研的经历,但这不能成为我不快乐的原因。希望这个小故事能给予你更专注做所爱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