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导向、以人为本、科技创新

2018-11-05 16:20 来源:丁香园 作者:赵国屏院士;分子微生物学家
字体大小
- | +
标题

「市场导向、以人为本、科技创新」——赵国屏院士谈伯豪生物的发展

正文

近日,丁香园与伯豪生物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就企业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赵国屏院士作为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中心和伯豪生物筹建者之一, 在芯片中心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市场导向、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发展方针,赵国屏院士告诉丁香园, 伯豪生物近 10 年来的发展也可以用这十二个字来总结,同时这也是今后伯豪生物将会持续坚持的原则。本文选取赵国屏院士谈话的主要内容,与读者分享。


市场导向——立足于科研市场,开拓精准医学市场

市场导向是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指导思想之一,也是伯豪生物从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独立出来的缘由,而伯豪生物恰恰也是市场导向的必然结果。由于复杂的股权和庞大的体量限制,在国家战略层面上成立的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担负着艰巨的科学研发任务。为了满足当时市场的发展需求,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于是,以生物芯片技术为核心、以服务科研服务市场为主要使命的伯豪生物从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独立出来并成功孵化。

10 余年来,伯豪生物始终不忘使命,在科研服务市场披荆斩棘、勤耕不缀,赢得了国内外业内人士的广泛赞誉,成功打出自己的品牌。伯豪生物成立以来,已累计处理样品超过 30 万份,累计协助客户发表高水平 SCI 论文 1400 余篇,总影响因子 6500 余分,平均每 2.6 天发表一篇高水平文章。2018 年又创新高,协助客户发表 Nature,Lancet Oncol,Nat Genet 等高质量 SCI 论文 203 篇,总影响因子超过 1024.1 分,平均 IF = 5.03,每 1.8 天一篇文章。这样的成绩在业内是屈指可数的。

伯豪生物不仅在高精尖科研服务市场稳扎稳打,同时开拓了受众更加广阔的精准医学的检测服务市场。伯豪生物已于 2016 年入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一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承担运行 「高发肿瘤及遗传性疾病基因检测示范中心」,构建健康与疾病的信息数据库,为不同遗传背景的患者提供个性化诊断及精准治疗。

伯豪生物基于在科研市场的技术积累和背景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提供客户最需要的技术和服务。对此,赵国屏院士表示非常欣慰,伯豪生物始终以客户的利益为核心,基于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系统性立体的整体解决方案。伯豪生物并不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任务,而是在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客户样本类型和经费情况,从客户角度出发制定一个合理的系统化的定制解决方案,助力科学家们开展前沿研究以及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以人为本——致力于让每一个人享受到个体化的健康和疾病问题解决方案

说到以人为本,通常所指为企业重视人才,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等等。然而,从与赵国屏院士的对话中,丁香园感受到伯豪生物的以人为本并非仅有上述含义那么简单,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基因组学技术,让每一个人享受到个体化的健康和疾病问题解决方案。

基因组学技术在未来的疾病研究与临床应用中有着光明前景和无限可能,既可从分子水平研究个体的变化,同时能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病灶,进而明确诊断疾病。

赵国屏院士讲述了他所遇到的一个实例:曾经有一位结直肠癌患者,因肿瘤体积过大且已发生肝转移,病情进展到了肿瘤晚期且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传统化疗药物治疗也不理想。但该患者通过伯豪生物提供的基因组学检测技术更多的了解肿瘤的基因水平的特点后,找到了对肿瘤细胞最有效的一种化疗药物,用该药物治疗后该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了出乎意料的极大延长。伯豪生物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得益于其科研市场的扎实基础,另一方面是由于伯豪生物对高端的科研市场以及大众的精准医学市场的密切结合。

赵国屏院士还指出,上述例子只是基因组学技术在精准医学领域的一个简单的应用。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并非一个遗传学体系下的基因组学所能完全涵盖的,还涉及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诸多体系。简单来说,要想全面掌握一个人的患病情况,除了要检测这个人的基因数据,还得了解他的细胞信息,以及他机体的生化代谢过程,甚至于肠道菌群特点都得了解,这样才有希望全面准确地做出判断。如今基于大数据的多组学会聚研究正是在这方面的探索,同时赵国屏院士预测,这也将是未来的发展前景。

对于生命科学领域里基于大数据的多组学会聚研究,赵国屏院士解释道,「所谓组学就是全面完整地看一件事情,多组学的概念就是从多个层次上全面完整地去看一件事,而会聚研究则是在基因组学技术革命将『数据』这一组分引入生命科学领域后,进一步会聚物理、化学、信息、计量、计算等科学及相关工程技术的创新,又将一般性的取样研究与真实世界里的数据结合起来,将生命科学数据提升到了大数据的层级。最后借助先进的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来获取更多新的、真实的信息,以此来指导健康和疾病方面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过程中,主要借助的是转化医学的力量,即以人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将临床问题转化为实验室问题,又将实验室研究成果及时在临床验证或应用中实践。总之,无论科研还是临床,伯豪生物都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提供符合患者的个体化的问题解决方案。


科技创新——用创新带动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赵国屏院士指出,创新带动发展,生命科学领域发生的三次革命性的进展均验证了这一点。第一次革命叫分子生物学革命,即随着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们从分子水平上开始认识遗传物质、探索基因;第二次革命叫基因组学革命,人们逐渐认识到单个基因的解析是不够的,开始上升到从对整个生命体系认知的基因组层面,并在当时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三次革命便是会聚研究,最大特点是把其他学科尤其是工程科学也整合到生命科学研究里来,以工程科学的思维、策略来开展生命科学的研究。典型的范例是新开创的包含设计技术、检测技术、合成技术这三大要素的合成生物学,其核心是工程化的生命科学研究,这为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战略和方法。

未来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然而若不重视科技创新就难以抓住这宝贵的机遇,难以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赵国屏院士指出,如今国内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业内诸多企业的同质化竞争。若仅通过已知的知识和技术进行低水平的重复生产,便难以形成真正有价值的市场竞争力,而是易导致价格战等现象产生,不利于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发展。而伯豪生物已分别于 2012 年、2015 年顺利完成了两轮融资,借助资本的力量完成了一系列的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发展。其中,第一次融资实现了信息平台的升级建设、成立了医学检验所,即完成了从科技服务拓展到临床方向发展的转变;第二次融资则完成了从服务走向服务加产品的发展模式的转变。赵国屏院士提到,对于伯豪生物未来发展,无论是在科研角度,还是在临床应用角度,都要继续不断提升科技水平,抓住一些有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另外,若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真正发挥大数据的价值,就必须克服数据无汇交机制,存储碎片化,以及无标准化质控,难以共享等缺点,要通过整合交互共享和先进的挖掘技术,把大数据中需要用到的信息随时提取出来,而且可以不断地实时地增添、扩大数据信息。赵国屏院士强调,为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起统一的、规模化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基础设施以及相应的数据服务体系。而包括伯豪生物在内的业内相关企业,则应积极参与进来,抓住这个机遇,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以创新成果为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命科学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采访结束之际,赵国屏院士为伯豪生物十周年欣然题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祝愿伯豪生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丁香园也衷心祝愿伯豪生物以赵国屏院士的题词激励自己,沿着既有的目标坚定发展下去,缔造高水平的生物科技公司,更好地服务于生命科学研究和人类健康事业!

编辑: 蔡雯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