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8 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的通知》。政府机构连发通知,其中提到了全科、儿科、急诊、麻醉科、精神科、护理为紧缺专业人才。
为了留住人才:薪酬提升、加强培训
2018 年起,各地政府部门及卫计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福利。在《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
加强医务人员待遇保障: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强化基层和紧缺专业医务人员培养:加强基层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全科、儿科、急诊、麻醉科、精神科、护理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
我们汇总了各省份对紧缺型人才提出福利政策:
全科医生
天津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激励机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经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的直接聘任中级职称。贵州省给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全科医生发放津贴,至少是工资的 20%
儿科医生
《广东省儿科服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提出,提高儿科医务人员待遇,确保儿科医务人员收入不低于本单位同级别临床医务人员收入平均水平。
产科医生
广州曾提出,薪酬分配会基于产科儿科的工作量、风险和专业技术水平给予倾斜,使得产科儿科医生收入水平不低于同期同类医生收入水平。
基层医生
广东今年还发文指出,将给基层医生加薪,到 2020 年,广东省基层医生薪酬水平将与县级综合医院同等条件医生齐平。
六个科室,市场上多缺人?
到底市场上这些紧缺型人才有多紧缺?我们抓取了丁香人才 2018 年 8 月发布的各临床科室有效职位数量,眼科岗位招聘数量同比 2017 年增幅高达 40%,急诊、全科医生上涨 35% ,医院真的需要人才。
市场缺人,说明竞争压力也小
眼科、急诊、全科、口腔、妇产科、儿科市场需求扩大了,因为专业、工作压力、医患关系等原因,这些科室求职意向较低。每个岗位只有 12-15 个人投递,这远远比康复岗位平均 88 个人投递的竞争压力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