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治疗水平,结直肠癌患者能康复吗?

2018-07-23 15:53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占所有癌症的第四位,而死亡率为第二位。我国结直肠癌患者数量要远高于美国。在 2017 年城市癌症报告中,结直肠癌的在我国的发病率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均排在前五位,特别是女性肠癌发病率排在第三位,更应值得我们重视。

在五年生存率方面,美国通过加强早期癌症筛查和治疗方法的改进,结肠癌早期发现率达到 39%, 5 年生存率为 65.1%。而中国,早期发现率仅为 10% 左右,而早期发现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 5 年生存率仅为 32%。

结直肠癌虽然发病率较高,但是近年来随着对该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给该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及新辅助化疗等方法有效的对疾病进行干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中晚期错过手术机会的患者,也可以通过系统性治疗的方法抑制疾病的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目前结直肠癌的系统性治疗主要以辅助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为主,当然以 PD-1/PD-L1 抗体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也被认为是未来最有效的治疗肿瘤的方法之一,最近大量的临床试验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相信未来会在结直肠癌中得到乐观的疗效。

  • 辅助化疗药物

化疗方面,比较经典的辅助化疗药物主要两种:氟尿嘧啶、奥沙利铂。

氟化嘧啶类可以单药应用,包括静脉使用的氟尿嘧啶(5-FU)以及口服的氟化嘧啶前体药物卡培他滨、优福定(UFT,主要在日本等使用)。

奥沙利铂是不能单独使用的,根据 MOSAIC(FOLFOX4 对比输注 5-FU/LV)、NSABPC-07(FLOX 对比推注 5-FU/LV)和 XELOXA(XELOX 对比推注 5-FU/LV)等三个优效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奠定了奥沙利铂在结肠癌辅助化疗的地位。

image001.jpg

  •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方面,目前结直肠的靶向治疗药物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为靶点的药物,另一类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药物。

以 VEGF 受体为靶点的代表药物是贝伐单抗(Bevacizumab 商品名为 Avstin),它是一种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 149-KD 的重组人类单克隆 IgGI 抗体,由 93% 人类结构域和 7% 的鼠类衍生物结构域组成。该药能选择性地抑制 VEGF,从而阻止 VEGF 与 VEGFR1、VEGFR2 结合而激活,抑制血管形成。研究结果显示联合应用贝伐单抗能提高结直肠癌的一线、二线化疗方案的疗效,如果同时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药物爱必妥联合,则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image003.jpg

以 EGFR 为靶点的代表药物为西妥昔单抗,又称爱比妥(Cetuximab,C 225), 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 IgGI 人鼠嵌合的单克隆抗体,可与表达于正常细胞和多种癌细胞表面的 EGFR 特异性结合,并竞争性阻断 EGFR 和其他配体的结合,通过对与酪氨酸激酶(TPK)的抑制作用,阻断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干扰肿瘤的生长。

image005.jpg

上述这些治疗方法和药物具体应该如何使用,还要视患者的情况而定,主要应明确患者的疾病分期以及基因分型。根据诊断结果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也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如果出现无法耐受的情况,应做必要的调整。

编辑: 王爽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