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 免疫疗法是否预示着癌症将被攻克?

2018-07-23 15:39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尽管现代医学已经非常发达,但癌症目前仍然是人类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对癌症治疗方法的探索,先后经历了外科手术、化疗、放疗以及生物治疗等发展历程。肿瘤免疫治疗作为生物治疗的一种,在近十年的抗肿瘤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 T 细胞治疗手段(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CAR-T),更是展现出令人振奋的临床疗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以说,就目前对 CAR-T 的研究程度,说它能够彻底攻克癌症还为时尚早,且任重而道远。目前 CAR-T 仅对血液系统肿瘤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在实体瘤的应用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去研究,去尝试的地方。CAR-T 于癌症,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果想进一步探索 CAR-T 于癌症的关系,那么就必须对 CAR-T 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 什么是 CAR-T?

简单来讲就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修饰过的 T 细胞。为何要修饰 T 细胞呢?这就要从 T 细胞的功能开始介绍。

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T 细胞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够特异性杀伤肿瘤的细胞。然而 T 细胞在杀伤肿瘤细胞之前,首选必须要「变身」成为活化的 T 细胞,而「变身」过程则需要同时激活两种信号:

第一信号激活方式为 T 细胞表面受体 ( T-cell receptors,TCRs) 与抗原递呈细胞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lass,MHC) 结合;

第二信号激活方式为抗原递呈细胞上的共刺激分子 B7 家族分子与 T 细胞上的配体 CD28 分子结合。两个信号都激活的条件下,T 细胞便可由静息状态变为活化的 T 细胞,从而通过分泌颗粒酶、穿孔素、诱导及释放促炎因子等方式对肿瘤细胞进行干预和杀伤。

而在肿瘤患者体内,大量的肿瘤细胞可以使 MHC 表达下调,进而影响 T 细胞活化,造成「免疫逃逸」的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发明了 CAR-T 细胞免疫疗法,即在体外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对 T 细胞进行修饰,使其成为「试管化」的活化 T 细胞。

  • CAR-T 的构造是啥样的?

CAR-T 中的 CAR 是重组受体,其结构主要包括胞外抗原结合域、跨膜区和胞内信号区三部分。CAR 胞外抗原结合域是指在胞外区引入单克隆抗体的单链可变区,负责结合肿瘤表面特异性抗原。这种结合最大的优势是不需要依赖于 MHC 的递呈,有效避免了肿瘤细胞 MHC 表达下调这一免疫逃逸机制。

因此肿瘤特异性抗原就变成了设计 CAR-T 胞外区的关键所在。现在比较成熟的 CAR-T 所针对的肿瘤特异性抗原是 CD19 分子,因为该分子能够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特异性表达,且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很好的靶点。然而在实体瘤中,靶点就没那么好找了。

实体瘤结构和微环境复杂,至今尚无一个 CD19 一样,特异性较高的抗原,所以很难找到合适的靶向性抗体。这也是 CAR-T 在实体瘤领域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的根本原因。

CAR 跨膜区连接胞外抗原结合域和胞内信号域,一般由二聚体膜蛋白组成,主要包括 CD3ζ、CD4、CD8、CD28 等,该结构可使 CAR 锚定于 T 细胞膜上。跨膜区的不同设计方式会直接影响导入 CAR 基因的表达。

胞内信号域采用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作用是当胞外区与其识别的抗原结合时,负责向胞内传导 TCR 样信号。根据胞内信号域结构的差异,CAR 的设计发展到目前已有四代。

第一代 CAR 结构只有一个胞内信号组分 ( TCR/CD3ζ链和 FcεRIγ链),其特点是能够识别靶抗原并激活 T 细胞,但是由于不含共刺激分子,因此无法转导增殖信号和诱导细胞因子产生,抑瘤效果较差。

第二代 CAR 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共刺激分子如 CD28、CD27、41BB ( CD137 ) 等或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 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ICOS) 等,T 细胞的杀伤肿瘤的能力有所提高。

第三代 CAR 在二代的基础上,设计了包含两个共刺激分子 ( CD28、4-1BB 和 CD3ζ) 的胞内信号域,T 细胞抑制肿瘤增殖及促凋亡的能力又得到显著提高。由于瘤体组织包含多种细胞亚群,每种亚群所表达的表面抗原不尽相同,因此前三代的 CAR-T 无法对所有细胞亚群进行有效杀伤。

为了能彻底清除肿瘤细胞,Chmielewsk 等设计了第四代 CAR-T 细胞——TRUCKs(T cells redirected for universal cytokine killing);它可以在 CAR 识别靶抗原后,通过激活下游转录因子 NFAT(nuclear factor activated T cells)来诱导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从而招募微环境中其他类型的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吞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参与肿瘤细胞群的清除工作。

  • CAR-T 的治疗过程

简单来讲,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从患者(或他人)体内抽取并分离 T 细胞;第二步是由技术人员对 T 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即将设计好的 CAR 转染到 T 细胞并使其表达成为 CAR-T 细胞,并体外进行大量扩增;第三步将扩增好的 CAR-T 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CAR-T 细胞便可以在体内发挥抑瘤效应,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住院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有效地应对不良反应。

CAR-T 疗法的出现,给肿瘤患者,特别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虽然当下无法达到攻克,但是请给 CAR-T 和研究团队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相信在不远的未来,CAR-T 的设计会越来越成熟,不良反应会随之得到改善。同时也期待尽快有治疗实体瘤的 CAR-T 细胞药物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为更多的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编辑: 王爽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