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男,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关节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荣获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一层次人才、河北省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石家庄市拔尖人才、河北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现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关节外科学组髋关节外科工作委员会委员、关节外科学组全国关节炎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伤残委员会委员、石家庄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骨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中华骨科杂志(OS)编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等职务。
从事骨科临床事业 20 年来,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秉承「大医精诚,止于至善」的从医理念和「以德为先,苦练技艺,尊重生命」的从医哲学。
积极参加医疗公益事业,组织科室医护人员远赴山区义诊,同时深入社区走进养老院为失独家庭及孤寡老人送医送药。
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
科研工作中,精益求精、积极进取,以《膝关节骨关节炎基础与临床应用相关问题的研究》与《重建的膝关节叉韧带生物特性及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在 2006、2012 年分别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以《犬马尾神经分级压迫的 MRI 与组织学对比观察》与《膝内翻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及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系列研究》在 2001、2007 年分别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同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 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省级课题的研究。现已发表论文 5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 SCI 文章 20 余篇,核心期刊 30 余篇,副主编著作 1 部,参编著作 6 部。
作为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他怀着对生命、对医学的敬畏,追求医疗技术的精益求精。
曾赴美国、德国、法国、荷兰、韩国、香港学习髋、膝人工关节置换、翻修及关节镜国际先进技术,对骨关节疾病与损伤的研究和诊治具有很高的造诣,主要擅长膝、肩、髋等疾病的诊治,尤其对髋膝骨性关节炎、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股骨头坏死及膝关节复杂韧带损伤、髌骨脱位等疾病的诊治具有独特见解。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巧。
通过对髌股关节周围软组织及骨性组织的解剖研究,发现了内侧髌股韧带在髌骨脱位发生机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内侧髌股韧带「双功能束」及「双功能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内侧支持带成形术及多种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手术技术,完成了微创条件下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通过创新不仅到达了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目的,将股内侧肌斜束与内侧髌股韧带缝合,同时恢复了内侧髌股韧带的动静力稳定结构,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通过对儿童习惯性髌骨脱位的研究发现多部分患者存在滑车发育不良的现象,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早期的髌骨脱位可以导致股骨滑车的发育不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先天性髌骨脱位可以导致滑车发育不良的创新理论,而对脱位的髌骨进行早期复位手术,术后可以明显改善股骨滑车的发育,为青少年及成人的髌股关节疾病的诊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身不断发展,取得优益成绩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年轻医生的培养,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 20 余名,指导的学生多人获得「河北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本人也获得了河北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