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丁香园通讯员就 CSCO 肾癌指南与西方指南的区别以及免疫治疗在晚期肾癌中的地位等问题专访了郭军教授。郭教授表示 2015 版 CSCO 肾癌诊治指南基于中国的循证医学证据制定,更符合中国患者的情况;对于免疫治疗的地位,郭教授并不认为其会对靶向治疗造成威胁,而是为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并且有望通过与靶向治疗的联合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丁香园:郭教授,您好!作为 CSCO 肾癌专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您领导下的学会在肾癌领域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制定了更符合中国患者情况的 CSCO 肾癌指南,中国的指南和西方的指南有哪些区别?您怎么评价这些区别?
郭军教授:2015 版的最新 CSCO 肾癌诊治指南已经在去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 NCCN 指南还是有很多区别,这些区别都是基于我们中国的循证医学证据进行的修改,力图使我们中国的指南更符合我们中国患者的情况,能更好的指导我们中国晚期肾癌的治疗。举个例子,NCCN 指南中索拉非尼作为一线推荐,但这种推荐是选择性的,适合有选择的推荐给一部分病人使用,而我们中国的晚期肾癌指南中,索拉非尼是作为正式一线推荐的,而不存在选择性一说。因为我们有中国的循证医学证据,我们中国的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对于中国的晚期肾癌患者来说,一线索拉非尼和一线索坦治疗的 PFS 和 OS 几乎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我们就没必要选择性的推荐,可以作为一线直接推荐。还有很多根据我们中国的实情改变的指南,我希望我们的指南更加实用,更加方便,真正有利于我们中国患者的治疗。
丁香园:对于晚期肾癌,免疫治疗正逐渐威胁靶向治疗的地位,未来肾癌治疗的您认为可能会有哪些变化值得期待?
郭军教授:我认为不能用威胁这个字眼。我们对任何的药物都抱欢迎的态度,只要能使患者获益。我们不认为免疫治疗威胁了什么,相反地,我们非常期待有新的「武器」来帮助我们战胜癌症。
对于晚期肾癌来说,除了现有的这么多的靶向药物,我们又有了一种新的、理念上完全不同的治疗,也就是免疫治疗,现在我们已经有了 PD-1 和 PD-L1,美国 FDA 已经批准了 PD-1,也就是 Nivolumab 用于晚期肾癌 TKI 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中国的临床试验已经在进行当中,在未来也很可能修改现有的 2015 版的中国肾癌诊治指南。
我们现在除了有这么多靶向药,还有 PD-1 和 PD-L1,国外现在也在做 TKI 联合 PD-1 或者 PD-L1 的研究,甚至推到一线进行临床试验,所以我认为未来有越来越多的好东西用于患者的治疗,这对晚期肾癌患者来说绝对是个福音。对于医生来说,我们手中多了一个「武器」,或者一个联合的「武器」,甚至是从一线开始就有联合用药,那么这个联合达到的效果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现在我们认为 11 个月的 PFS 已经很好了,未来可能达到 15 个月,因为乐伐替尼+依维莫斯已经可以证实将近 15 个月的 PFS,甚至 30 个月的 PFS 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可能今后就可以实现一线 30 个月 PFS、二线也实现 30 个月 PFS,那么,我希望病人将来可以达到 10 年甚至 20 年的生存,这对医生和患者都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不认为是威胁,而是我们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