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恰是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上市十周年之际。十年前,正是索拉非尼开启了晚期肾癌靶向治疗的大门,铺就了肾癌治疗效果迈向新一级台阶的辉煌之路。8 月 6 日,「BEST 2016 肿瘤峰会暨多吉美十年庆典」在上海举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在会上回顾了索拉非尼上市以来晚期肾癌靶向治疗的十年历程,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为郭军教授正在分享
索拉非尼开启肾癌靶向治疗时代
2005 年底,索拉非尼的上市拉开了晚期肾癌靶向治疗时代的大幕。随后的十年间,肾癌靶向药物日新月异,索拉非尼之后,又有舒尼替尼、依维莫司、培唑帕尼、阿昔替尼等先后上市。在靶向药物问世之前,化疗、放疗、干扰素等治疗晚期肾癌的效果十分有限,但在靶向治疗时代,低危和中危患者的生存时间几乎翻倍。
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 II 期临床研究对比了索拉非尼与干扰素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索拉非尼组 5.7 个月的中位 PFS 并未优于干扰素;但随后的几项临床研究均证实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实际 PFS 在 9-11 个月之间,早期研究的阴性结果可能与副作用控制和药物剂量调整尚不成熟有关。
2006 年,国内完成了首个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多中心研究,即 IIT 研究,最终结果显示索拉非尼分别延长患者 PFS、OS 至 11 个月、24 个月。此后的十年间,国内相继开展了更多的临床实践,无论是北京、上海、东北还是全国的多中心研究,均验证了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确切疗效,且中国患者的获益程度优于欧美人群。
中国晚期肾癌患者一线治疗选择
2006 年后,舒尼替尼、培唑帕尼先后通过国际多中心 III 期临床试验的验证而顺利上市,成为晚期肾癌的一线治疗选择。近期国内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了 845 例患者,其中一线使用索拉非尼的患者有 483 例,结果显示,在中国的真实环境中,索拉非尼一线治疗中位 PFS 为 11.1 个月,优于舒尼替尼的 10.0 个月,而两者 OS 均为 24 个月。
除此以外,中国学者也对非透明细胞癌的治疗展开了探索。一项国内多中心 II 期单臂临床研究显示,索拉非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肾集合管癌达到了 30.8% 的客观缓解率(ORR),中位 PFS 达 8.7 个月,OS 也达到 12.5 个月,这样的疗效在过去是不可实现的。
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肾癌专业委员会编写的肾癌诊治指南中,对晚期肾癌的靶向治疗给予了特别关注,并且在基于国外研究证据之外,也参考了很多中国的证据。在晚期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中,索拉非尼均是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选择之一。
晚期肾癌二线治疗的发展
在晚期肾癌的二线治疗发展过程中,索拉非尼也是第一个作为细胞因子治疗失败的推荐药物。之后,又先后涌现了依维莫司、阿昔替尼、卡博替尼等药物选择,其中的依维莫司和阿昔替尼已经作为二线治疗药物在国内上市。
索拉非尼联合贝伐单抗作为晚期肾癌的二线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相较与其他靶向药物,索拉非尼与贝伐单抗联合的副作用更小。2009-2012 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一项单中心单臂临床研究发现,一线治疗进展后的晚期肾癌使用索拉非尼+贝伐单抗的二线治疗方案,可以达到 7.0 个月的中位 PFS。
因此,CSCO 肾癌指南也基于国际、国内的研究证据对晚期肾癌的二线治疗做出了推荐,包括依维莫司、阿昔替尼、索拉非尼、索拉非尼增量、索拉非尼联合贝伐单抗、依维莫司联合乐伐替尼等。
晚期肾癌靶向治疗的未来探索
靶向治疗的联合是未来晚期肾癌治疗探索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国外研究已经证实,依维莫司+乐伐替尼的方案是晚期肾癌二线治疗非常不错的选择,国内也已启动依维莫司+国产乐伐替尼(CM082)的临床研究,有望为未来中国晚期肾癌患者的二线治疗推荐提供依据。
另外一个研究方向是免疫治疗。PD-1 单抗在黑色素瘤和其他肿瘤中已经取得突破,在肾癌领域,国外研究已经证实其作为二线治疗药物的疗效,国内相关研究也即将启动。但 PD-1 单抗起效较慢,对于病情进展快速的患者,联合靶向药物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多药联合可能是未来的趋势,在晚期肾癌的一线、二线、三线治疗中均加以应用,药物方案既包括 TKI 的相互联合,也包括 TKI 与免疫治疗药物的联合。
报告最后,郭教授总结道,索拉非尼开创了肾癌靶向治疗上一个辉煌的十年,我们期待未来十年有更多的精彩,也希望中国肾癌患者更多从靶向治疗中获益、中国学者能为国际肾癌事业贡献更多研究证据,不仅用于指导中国的临床实践,也能为国外同道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