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舒张中的作用

2015-10-09 16:31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在关于硝酸酯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中,药理学家Robert Furchgott和同事John Zawadzki的研究发现对此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他们的试验结果是来自于意外。

当时大多数实验结果显示乙酰胆碱(Ach)是种扩血管物质,而他们注意到乙酰胆碱在体内会产生强大的血管扩张作用,而在体外研究中乙酰胆碱并不总是产生血管舒张。当乙酰胆碱浓度高于0.1umol/L时,会通过毒蕈碱受体引起兔的主动脉收缩,而较低浓度则会产生明显的舒张效应。这个结果发表以后,引起学界很多质疑,于是他重新检查了整个实验,发现偶然间发现乙酰胆碱之所以失去血管扩张作用,是由于实验员粗心,没按照操作流程,使得高剂量组实验用的血管壁摩擦,血管内皮受损。

因此,他就想血管内皮受损释放出了里面某种扩血管的物质,他称之为内皮舒张因子(EDRF),可以使得血管扩张。这项工作在1980年发表,作者强调了内皮细胞在血管平滑肌舒张过程中的作用。由于缺乏技术手段,Robert Furchgott无法探索EDRF究竟是什么物质。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刘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心绞痛相关文章
  • App下载